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怪咖」蛛!3.08億年化石顛覆生物學認知

Douglassarachne acanthopoda的體長約 1.5 公分,最顯著的特徵是它那粗壯多刺的腳,這與任何已知現存或已滅絕的蛛形綱生物都截然不同。(圖片來源: Paul Selden)

Douglassarachne acanthopoda的體長約 1.5 公分,最顯著的特徵是它那粗壯多刺的腳,這與任何已知現存或已滅絕的蛛形綱生物都截然不同。(圖片來源: Paul Selden)

2024/05/19 15:0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近日,科學家公佈了一項在美國伊利諾州馬松溪(Mazon Creek)地區發現的神秘化石生物研究結果。這具約3.08億年前的生物,學名為「多格拉薩克內‧阿坎托波達」(Douglassarachne acanthopoda,簡稱D. acanthopoda)。這種生物看起來像現代的蜘蛛,但具有許多獨特特徵,使古生物學家難以將其歸類。

據科學媒體《IFLScience》17日報導,主導這項研究的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塞爾登(Paul Selden)教授表示,D. acanthopoda體長約1.5公分,擁有極其強壯且滿是刺的腿部結構,與現存或已知的其他任何蜘蛛類生物截然不同。這一發現為科學家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使得其無法歸入任何已知的「蛛型綱」(Arachnida)生物中。

D. acanthopoda1980年代出土於伊利諾州的馬松溪地區。這裡是研究石炭紀生態系統的重要地點。石炭紀(Carboniferous,約3.59億至2.99億年前)被認為是大部分現存蜘蛛類群首次出現的時期。此化石的發現地馬松溪因其豐富的化石而聞名於世,是研究遠古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窗口。

儘管這具化石保存相當完整,但缺乏清晰的口器結構,使得分類更加困難。塞爾登指出,這一時期的蜘蛛類群正在進行各種身體結構的「試驗」,有些在隨後的石炭紀雨林崩潰事件中滅絕,有些可能持續存在至二疊紀(Permian,約2.99億年至2.5億年前)末期的大滅絕事件。

這塊化石曾在伊利諾伊州「史前生物博物館」(Prehistoric Life Museum)展出多年,是「大衛和桑德拉.道格拉斯收藏」(David and Sandra Douglass Collection)的一部分。屬名「Douglassarachne」是為了感謝道格拉斯家族,他們慷慨地將這塊標本捐贈給了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供科學研究使用,而種名「acanthopoda」意指其獨特的刺狀腿部。

共同研究者鄧洛普(Jason Dunlop)教授表示,D. acanthopoda的刺狀腿部讓人聯想到現代的盲蛛(Harvestman),但其身體結構完全不同於任何已知的蜘蛛類群。這種獨特性使其成為理解蜘蛛進化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在當今世界,蜘蛛無處不在,但在3億多年前,蜘蛛類群相對稀少。塞爾登補充道:「這些多刺的蜘蛛類生物顯示出,當時的蜘蛛類群正在進行各種身體結構的試驗,而D. acanthopoda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古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為科學家提供了新的進化線索,也讓我們對3億多年前的生物多樣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這張重建圖展示了這隻 3.08 億年前的生物,在其全盛時期可能的樣貌。(圖片來源: Paul Selden)

這張重建圖展示了這隻 3.08 億年前的生物,在其全盛時期可能的樣貌。(圖片來源: Paul Selden)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