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漲公糧價非唯一解方!農糧署推動愛吃飯風潮 支撐合理稻價

2024/07/17 23:27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中)、南區分署長陳立儀(左)試作米煎餅推廣米食。(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立法院院會昨決議,要求農業部將公糧收購價格自每公斤26元(含烘穀費)提高5元到31元,農業部表示,這絕非最佳選項。農糧署推廣種好米、吃好米的愛吃飯風潮,有消費端銷路,提升食米量,才能支撐合理糧價,確保稻農的收益。

農業部最近推出稻米產業精進政策,規劃二期不種稻轉作獎勵及「一集、二轉、三加三」獎勵策略,以確保稻米供需平衡,提振產地穀價,提升農民收益,直言漲公糧不是最佳解方。

台灣實施公糧保價收購制度到今年剛好滿50年,目的在穩定糧價,保障農民收益,供作安全存糧;最近一次調漲,是在13年前調整公糧的計畫收購、輔導收購、餘糧收購價格。

但台灣稻米生產過剩,政府每年約花100億元辦理公糧收購,讓公糧制度飽受抨擊,也不敢輕言廢止或調漲公糧。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指出,穩定糧價,增加稻農收益,又要供需平衡,根本要從稻米產業結構調整,農業部大力獎勵不種稻轉作雜糧,要種稻並要栽種好米,提升稻米品質,還可節省珍貴的農業水資源。

為引導稻農種好米到市面銷售,2018年全面實施稻作直接給付,提供農民拿補助、不繳公糧的另一選擇,後農業部再推行大區輪作及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鼓勵一期不種稻轉作,更在前年推動水稻收入保險,取消稻作直接給付、取代天然災害救助。

嘉南是台灣的糧倉,今年一期稻作擺脫缺水後就種了約3萬公頃,糧商分析,政府不漲公糧,加大調整轉作獎勵,可推廣種植國產雜糧,集團契作良質米。

台南市農業局指出,有好米,也要促進消費市場,台南市為推廣稻農種好米,近些年推廣種植台南16號越光米,提高稻農收入,今年也將舉辦第13年台南好米季,讓消費者知道台南各品牌好米,多吃好米,提振食米量。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陳立儀表示,國人因飲食西化少吃米,每人每年的食米量只剩43公斤,比40年前減少一半以上。分署舉辦米食推廣活動,推動愛吃飯風潮,期望消費者食用在地好米,支持稻米產業和稻農。

台南市新嘉國小、官田國小、東山國小等小學舉辦食農教育,傳承家鄉種稻文化,也是為愛吃米和稻米產業札根。

農業部舉辦全國稻米達人冠軍賽,農糧署南區分署舉辦炒飯比賽、精饌米獎比賽,各基層農會也有良質米比賽、推出農會自有品牌包裝米,像台南後壁區農會並創意生產日式照燒米餅、米夾心餅、米奶茶等商品,都是為了推廣種好米、吃好米。

農糧署舉辦全國米糧精品伴手禮創意競賽,鼓勵研發米商品,都為擴大米食銷路而努力。

台南學甲區推廣一期轉作高粱,不種稻。(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小學食農教育傳承種稻文化,鼓勵愛吃米。(記者楊金城攝)

台南品牌好米眾多。(記者楊金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