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風者衛星成功與台灣通聯 時長近11分鐘
獵風者衛星於台灣時間9日晚間8時56分成功與台灣地面站通聯,時長近11分鐘。圖為獵風者衛星3D模型。(太空中心提供)
首次上稿 10-09 22:23
更新時間 10-10 06:45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於台灣時間9日上午順利入軌,晚間8時56分成功與台灣地面站通聯,時長近11分鐘。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接到獵風者「報平安」令人振奮,期望後續任務執行情形能如預期,為全球氣象科學與天氣預報盡一份心力。
太空中心(TASA)表示,獵風者衛星台灣時間9日上午9時36分,搭乘法國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發射後6分半鐘3節推進器脫離,第4節推進器接續進行姿態控制,上午10時31分獵風者衛星脫離火箭,進入預定的低地球軌道。
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衛星的服役軌道為98度高傾角軌道,屬太陽同步衛星,地面接收站除台灣之外,還有南極的TROLL與北極的Svalbard,每天能接觸地面站至少13次以傳遞資料。獵風者與火箭分離後自動開機,稍早幾次經過地面站,太空中心已初步掌握衛星健康情形,至台灣時間晚間8點56分,獵風者再與TASA通聯,時長近11分鐘。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依回傳資料,獵風者衛星的健康狀態,包括姿態、溫度、電力等都符合預期;後續將依規劃陸續進行衛星本體功能測試,如果全部正常,再啟動任務酬載GNSS-R,開始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
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的GNSS-R的資料及產品將交由國內學研界及中央氣象署研究與應用,全球使用者亦可自設於中央氣象署的台灣資料中心下載,盼為氣象觀測、天氣預報及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