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開發急就章? 民團嗆要永續不要地獄
太巴塱部落的陳春生阿公,想到自己耕種的土地,不能申請成為原住民保留地,激動的掉下眼淚。(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高呼「觀光要永續、不要像地獄」口號,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阿美族守護聯盟及部落地主、青年,昨於花蓮縣政府前召開記者會,痛批花蓮縣府綜合發展聽證會是「假聽證會」,徒具形式,只是花蓮縣府「關起門來自己想像」的花蓮未來,爭取不到經費。
花東條例基金聽證會臨時喊卡
花蓮縣政府原訂昨天下午二時舉辦「花蓮縣第二期(105-108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聽證會,討論花東條例中的「花東建設發展基金」四百億元如何運用。由於民團下午一點在縣府大門口辦記者會,聽證會也臨時喊卡。縣府下午在縣府大門口貼公告,聽證會「暫緩辦理」。
蔡中岳:2小時竟想闖近百提案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說,縣府這次提出公開閱覽的提案將近一百個,每一個都有許多需跟地方溝通的事項,但「聽證會」只有二小時,完全只是想趕快把程序跑完。
他說,四年前縣府爭取到的經費比台東縣還少,「難道還要再浪費四年?」
可支配所得4年增十倍 過度樂觀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研究員黃靖庭說,今年一○四年花蓮縣的家戶可支配所得七十九萬元,到了一○八年竟達七百零九萬元,四年內變「全台最富有縣市」,縣府對所提方案的預期績效過度樂觀。
安通部落青年Masawu Manpo說,縣府計畫於赤柯山、六十石山蓋纜車,在安通溫泉有設站。但是海岸山脈地質屬脆弱頁岩,擔心安通變「下一個小林村」。Masawu也質疑,讓財團、外地投資客買走土地,憂心阿美族傳統文化將無所依附。
縣府:不實扭曲 盼了解相關程序
縣府表示,花蓮縣政府申請花東建設發展基金,實施方案還在初稿階段,先把各界的提案、創意公開上網供閱覽,歡迎大家提出想法,「一切透明公開」,也是尊重民意;聽證會則是第二階段,會後將篩選出適當提案,進入第三階段的可行性評估及實質規劃,無奈遭到「不實扭曲與誤導」,最後才是送計畫到國發會花東基金委員會審查。縣府表示,希望等各界了解事實以及相關程序後,再召開聽證會。
東華大學教授戴興盛說,花蓮縣府原訂舉辦的全縣聽證會,不符合行政程序法規定,依法應由公正第三方主持,並針對爭議點讓正反雙方交叉辯論,以得出共識;此外,聽證會之前還有所謂的「預備聽證會」,這些程序、形式都付之闕如,開會只是「作個樣子」。
安通部落青年Masawu Manpo(左一),痛批政府從來沒跟部落溝通過纜車案,憂心部落變「小林村第二」。(記者花孟璟攝)
民間團體齊聚花蓮縣府門口,大呼「觀光要永續、不要像地獄」、「花蓮大開發、原住民土地淪煉獄」等口號。(記者花孟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