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中規劃37座防災公園 被揪空有其名不見實質防災建設

黃守達體驗防災公園發現部份只增告示牌,其餘與一般公園無異,空有其名。(圖:黃守達提供)

黃守達體驗防災公園發現部份只增告示牌,其餘與一般公園無異,空有其名。(圖:黃守達提供)

2024/05/15 16:22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近期地震頻仍,民眾防災意識上升,台中市議員黃守達、謝志忠、張玉嬿、王立任指出,台中市建置有37個防災公園,但體檢部份公園欠缺防災維生功能及設施,物資器材倉庫竟設在垃圾場旁,甚至只加裝告示牌,其餘跟一般公園無異,根本空有其名。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規劃防災公園主要是提供未來有必要時可用防災場地,相關設備有分常設型或臨時設施,會進一步檢視後規劃更清楚配置。

黃守達指出,防災公園即是發生重大災害時,可作為救災、指揮、重建、復原的基地,更須提供一般公園所欠缺的維生功能,目前台中市37處防災公園分成全市型、區域型、鄰里型3個等級,各有不同的必要設置設施。

但他體驗被劃作防災公園的市民廣場、公益公園、半平厝公園,卻發現市民廣場的物資器材倉庫設在垃圾場旁,臨時垃圾場設在機電設備所在位置,市民廣場也缺乏常設性廣播系統及公園中央也無照明設施等。

半平厝公園的空間配置更是奇怪,災民的安置停留區不是設在在開闊草坪,反是設在空間明顯不足的涼亭裡面。

黃守達質疑,包括公益公園在內等,很多公園根本只是加上一塊「避難收容處所」告示牌,就變身為防災公園,不見其餘防災設置,根一般公園無異,根本只空有其數,不見實質功能,若災害來臨,能否發揮該有的防災功能令人憂心。

黃守達舉新北市14張歷史公園為例,設置有維生儲水槽、緊急發電機、沐浴區、座椅式爐灶等維生機能設施,台中應加緊檢討鄰里型防災公園的定位,並邀請區公所、里長、社會局、民政局、消防局等相關單位共同研議避難設施的配置,讓防災公園「名符其實」。

謝志忠也促建設局若要做防災公園就要做真的,真正具備防災功能比遠比空有數量重要。

地震頻仍,台中規劃37座防災公園被揪空有其名不見實質防災建設。(記者蘇孟娟攝)

地震頻仍,台中規劃37座防災公園被揪空有其名不見實質防災建設。(記者蘇孟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