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太空探索新利器! NASA測試新雷射通訊技術

NASA新一代雷射通訊技術,改採用紅外線來編碼與傳輸訊息,能以1.2Gbps速度從地球同步軌道向地表發送數據。(翻射自NASA官網)

NASA新一代雷射通訊技術,改採用紅外線來編碼與傳輸訊息,能以1.2Gbps速度從地球同步軌道向地表發送數據。(翻射自NASA官網)

2022/02/10 18:1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從人類開始探索太空以來,美國航太總署(NASA)一直都是使用無線電頻率系統與太空人和飛行器通訊,但隨著數據傳輸需求越來越大,舊系統已逐漸不堪負荷。為此,NASA日前測試新一代雷射通訊技術,改採用紅外線來編碼與傳輸訊息,能以1.2Gbps速度自地球同步軌道向地表發送數據,相當於1分鐘下載完一部電影。

去年12月4日,NASA利用「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Atlas V),自佛州卡納維爾角太空軍基地,將國防部太空測試計畫衛星(STPSat 6)發射升空、進入離地35786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並於日前利用配備紅外線雷射(infrared lasers)通訊測試系統的「STPSat 6」衛星,測試最新的「雷射通訊中繼示範」(LCRD)技術。

這項技術主要運用的不可見紅外線光,波長比傳統無線電波訊號短,訊號密度更高,傳輸速率可提高10到100倍,帶動太空遠距通訊技術的革新,對未來的月球門戶太空站、登月任務或商業月球服務等,將成為一大利器。

無線電波與紅外線都是電磁輻射形式,科學家會將數據編碼在電磁訊號上往返發送於地表和太空,但兩者波長位於光譜不同處,紅外線波長比無線電波短、頻率則比無線電高,利用紅外光雷射通訊可以在一次傳輸中容納更多數據,NASA這些年來已投入相關技術開發。

由於低地軌道上通訊衛星數量與日俱增,各公司為了通訊頻段搶得不可開交,將月球任務轉移至紅外雷射通訊也能避開與無線電波互搶頻段。

這項測試預計還需要進行2年的實驗,才會正式投入太空任務。不過除了NASA,美國與歐洲都認為雷射通訊深具軍事價值,也將其列入新世代通訊系統研發的可能選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