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曙光橋夜間點燈光影交疊 美崙溪出海口變美了

花蓮縣文化局今年邀請國內知名燈光設計師陳怡彰,將「曙光橋」形塑為夜間廊道,傍晚5時點燈後,光影交疊點亮出海口,讓夜跑民眾大讚「變美了!」 (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花蓮縣文化局今年邀請國內知名燈光設計師陳怡彰,將「曙光橋」形塑為夜間廊道,傍晚5時點燈後,光影交疊點亮出海口,讓夜跑民眾大讚「變美了!」 (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2022/02/10 12:48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縣歷史建築「曙光橋」,是兩潭自行車道必經路徑,木質外觀造型與美崙溪出海口相當契合,過去護欄曾被縣府擺掛花草盆,挨批「畫蛇添足」後撤掉,文化局今年邀請國內知名燈光設計師陳怡彰,將木橋形塑為夜間廊道,傍晚5時點燈後,光影交疊點亮出海口,讓夜跑民眾大讚「變美了!」

「曙光橋」在臺東線鐵道停用以前,稱為「米崙溪橋」,隨著北迴鐵路竣工、花蓮車站西遷,昔日臨港線鐵道及鐵橋也跟著荒廢。花蓮縣政府在2000年獲環保署經費補助及台鐵同意土地使用後鋪上木棧道,活化荒廢鐵橋成「南北濱自行車道」一部分。

這座提供自行車及行人行走的景觀橋,因東臨太平洋迎接第一道曙光,更名為「曙光橋」,並於2005年3月登錄花蓮縣歷史建築,近年吸引許多民眾夜跑、健走,成為縣民不可或缺的休憩空間。

燈光設計師陳怡彰今年受文化局邀約,以「曙光.充能再現」為策展主題,在曙光橋上創作城市空間光環境,利用原有木結構作載體,透過燈光設計,讓整座橋在夜間產生光影交疊的美感。

民眾鍾先生說,夜間點燈後的曙光橋,不僅讓出海口沿線景觀變得更美,也提升週邊步道的亮度及安全性,讓夜跑民眾不論是在橋上或從遠處觀賞,都能產生不同的光環境體驗,增添許多視覺感官變化,讓運動過程更加舒適愜意。

文化局表示,曙光橋每天從傍晚5時亮燈、隔天清早熄燈,點亮燈光後,清晨曙光到日暮西下均有不同景緻,是座城市空間光環境作品,同時也是常設展,歡迎民眾前往駐足欣賞。

夜間點燈後的花蓮曙光橋,不僅讓出海口沿線景觀變得更美,也提升週邊步道的亮度及安全性,讓夜跑民眾不論是在橋上或從遠處觀賞,都能產生不同的光環境體驗。(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夜間點燈後的花蓮曙光橋,不僅讓出海口沿線景觀變得更美,也提升週邊步道的亮度及安全性,讓夜跑民眾不論是在橋上或從遠處觀賞,都能產生不同的光環境體驗。(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燈光設計師陳怡彰今年受文化局邀約,以「曙光.充能再現」為策展主題,在曙光橋上創作城市空間光環境。(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燈光設計師陳怡彰今年受文化局邀約,以「曙光.充能再現」為策展主題,在曙光橋上創作城市空間光環境。(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