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語言將成必修 金門教育處長︰金門話和台灣話不同 推動有困境

金門教育處長羅德水今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呼籲教育部和金門教育處對話,共同解決金門推動國家本土語文的困境。(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南報導〕金門話和台灣話不同?金門教育處長羅德水今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為金門本土語師資請命。羅德水表示,金門話不同於台語,通過教育部閩南語認證的老師不會教金門話,會教金門話的老師卻通不過閩南語師資認證,呼籲教育部和金門教育處對話,共同解決金門縣推動國家本土語文的困境。
羅德水表示,金門通行之閩南語,為閩南語系統下方一支與廈門話較接近的語言變體,金門腔受到閩南語泉州話中的同安腔影響比較多,許多字的發音偏向泉州話,不同於廈門及台灣腔,也因為金門話發音偏泉州音和台灣優勢腔不同,對於許多台灣本島人而言,金門腔發音聽起來很不同。
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 將協助金門推動本土語文
羅德水說明,現行的教育政策,國小將母語教學列為必選,國中列為選修,高中則無,但國家語言發展法公布之後,預計於108課綱實施3年後,亦即111年8月在12年國民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國小、國中、高中均須將國家語言列為必修,金門中小學推動本土語文教學的困難會更大。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表示,金門推本土語文有特殊需要協助,後續再與金門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