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擬新增3對象適用 國健署長:明年底送政院審查

2023/11/08 11:01
人工生殖擬新增3對象適用 國健署長:明年底送政院審查

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表示,「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研擬新增3類對象,包含同性、單身女性、代理孕母,同時顧及兒童權益。(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長薛瑞元今日出席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時鬆口,現正研擬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將納入代理孕母;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補充,目前相關草案持續邀集專家會議討論,初步規劃已完成42條,除了現行規定的夫妻外,也研擬再新增3類對象,包含同性、單身女性、代理孕母,同時顧及兒童權益。

現行的「人工生殖法」有40條,其中第11條規定,目前僅限夫妻可以實施人工生殖,且要符合一般心理及生理狀況等檢查及評估結果適合;夫妻一方經診斷罹患不孕症,或罹患主管機關公告重大遺傳性疾病,經由自然生育顯有生育異常子女之虞,或有醫學正當理由者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夫妻至少一方具有健康之生殖細胞,無須接受他人捐贈精子或卵子。

吳昭軍指出,歷經2年半、13次專家會議,每次開會都有邀集婦女、法律、兒權等相關領域代表,社會各界各有不同的意見,必須「異中求同」,目前整體架構已完成、初擬修正草案42條,主要新增同性、單身女性、代理孕母等3類對象。

針對代理孕母的執行,吳昭軍說明,必須要有一些機構諮詢、法律文件與契約訂定,以保護委託者與受委託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至於外界關注的營養費,這個法條沒辦法寫得這麼細,但要在契約明訂相關權益。此外,兒童沒有發言權,法規草擬內容也涵蓋對兒童最佳權益的保障。

吳昭軍提到,任何法令都不希望有不法行為,因此現階段正在研擬對應罰則的部分,這個月會再召開1次專家會議,預計草擬完畢後,明年第1、2季預告,預告期60天蒐集各界意見,整理大概需要1個月,重新簽出可能落在8、9月,再經性平委員會審查,估計送到行政院是明年底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