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止汙名化 世衛將猴痘英文改為mpox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將猴痘(monkeypox)的英文改為mpox,以避免現有名稱對有色人種的汙名化。(歐新社檔案照)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將猴痘(monkeypox)的英文改為mpox,以避免現有名稱對有色人種的汙名化。(歐新社檔案照)

    2022/11/28 22:25

    〔中央社〕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宣布將猴痘(monkeypox)的英文改為mpox,以避免現有名稱對有色人種的汙名化。

    法新社報導,這種病毒起初是在1958年於丹麥的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故名猴痘,但幾種動物身上都能發現這種疾病,最常見於齧齒動物。

    公衛專家及男女同志、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維權人士紛紛呼籲廢除猴痘這個名稱。他們認為,將這種病毒稱作猴痘並不精確,也涉及對非洲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不利於全球防疫應對。

    世衛在聲明中表示:「經過與全球專家的一系列諮詢後,世衛將開始使用更可取的新詞彙mpox,作為monkeypox的同義詞。兩種名字會同時使用一年,並逐步淘汰monkeypox一詞。」

    世衛在交流時會使用mpox,並鼓勵他人遵循這項建議。

    人體最初發現這種疾病是在1970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此後人傳人案例主要侷限在某些西部與中部非洲國家,屬於地方性流行病。

    但是今年5月,猴痘開始迅速擴散至全球,主要是透過男男性行為傳播。世衛今年已接獲來自110個國家通報、共約8萬1107起感染病例和55起死亡案例。

    猴痘會引起發燒、肌肉痠痛和皮疹等症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