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演失智故事 爺奶志工走進原鄉
平均六十五歲的爺奶,完美生動地詮釋繪本內容,與學童共享溫馨時光。(屏東基督教醫院提供)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基督教醫院「爺奶故事屋」志工團隊,由平均年齡逾六十五歲的長輩們組成,曾經走入兒童病房、去過校園、社區據點,參與過上百場次說故事活動;最近他們更從屏東跨縣到台東,為原鄉學童演出排灣族文化本位的失智症主題繪本,跨世代共融互動,培養年輕一代失智友善精神。
以排灣族文化本位繪本故事
屏基近年與屏縣三地門鄉學童合作,透過代間學習、兒童照護員制度,學童進入日照中心與失智或失能長者互動;從繪本共讀到發想故事及繪圖創作,推出全台首創以排灣族文化本位編製的兩本失智症主題繪本《記憶藏寶盒》及《超人奶奶》。
在「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平台支持下,二○二○年更推出「爺奶故事屋」繪本導讀計畫,由熟齡繪本導讀員運用日本紙芝居技術,以石板屋造型故事木箱搭配故事圖卡,講述這兩本主題繪本,用孩子眼光認識失智症。去年「小小空間規劃師」活動,以移動式情境關卡搭配生活任務,讓學童改造長者生活中不夠便利安全的設計。
老幼共融 培養友善失智精神
屏基企劃組專案經理潘成婷表示,參與活動的學童多為部落族人,也有不少是由祖父母隔代教養帶大。透過淺顯易懂、具有部落文化脈絡的繪本故事,不但幫助年紀較小的孩子,理解失智症長輩可能會有的變化及症狀,更能同理對待家中失智或高齡的長輩。
安朔國小校長蕭德光表示,很開心藉由活動體驗,讓孩子們學到失智友善精神,對於鄰近的文健站、學校之間的老幼共融活動設計,也有很大的啟發,期盼未來學校及在地據點,能夠實現社區跨世代共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