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物修復師精進技術/讓金屬展品發光 她報名銲接實務班

為了專攻金屬文物展品修復,韓克瑄報名銲接職訓,盼在結訓後投入金屬文物修復師的工作領域。(記者魏瑾筠攝)

為了專攻金屬文物展品修復,韓克瑄報名銲接職訓,盼在結訓後投入金屬文物修復師的工作領域。(記者魏瑾筠攝)

2023/02/19 05:30

〔記者魏瑾筠/桃園報導〕卅九歲的韓克瑄曾先後在奇美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擔任文物修復師,為了專攻金屬文物展品修復並精進技術,報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銲接實務班」,期許結訓後努力為金屬文物爭取重新亮相機會。

先後在奇美、荷蘭博物館任職

韓克瑄學銲接技巧 收穫滿滿

韓克瑄就讀政治大學中文系時,因研究文字學接觸到青銅器,進而愛上金屬文物,立志成為文物修復師,修護保護青銅器文物,畢業後先赴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取得碩士,接著獲奇美博物館聘任為文物修復師。

韓克瑄分享在奇美博物館工作三年期間,廣泛接觸館藏,除了公元前三、四千年的銅、鐵製品,也接觸到十九世紀才研發出的鋅合金雕塑,相關修復經驗讓她覺得非常有趣。

她表示,台灣的文物修護工作近幾年發展得很好,但不像荷蘭有將金屬類做為館藏修護類別,因此她又赴阿姆斯特丹大學攻讀文化資產修護研究所,學校提供平台讓不同領域的人共事交流,她取得碩士學歷後進入荷蘭國家博物館擔任文物修復師,由於荷蘭曾有亞洲殖民歷史,在該館任職期間也接觸到印度、印尼的藏品。

韓克瑄在文物修復領域深耕八年,職涯方向清晰,她強調,報名銲接實務班,「不只是來學技術,更是來學知識」,面對博物館的金屬文物藏品,要了解每一種銲接技術的發展時間與脈絡,才能對應並判斷藏品的製作歷程、銲道成型方式及銲接缺陷改善等。

韓克瑄感謝勞發署訓練師簡傳恩仔細指導她掌握銲接技巧,了解不同銲接技術適用在哪些材質上,讓她收穫滿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