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各報重點新聞一覽

台灣自2021年起代訓菲國海巡署學官至今,雙方正研議逐步建立常態化機制。(資料照)
自由時報
反制中國灰色地帶衝突 我代訓菲律賓海巡學官
中國強化海上灰色地帶行動,造成周邊海事安全緊張,鄰近國家加強合作反制。據了解,我國雖與菲律賓未有正式海巡合作,但台灣自二○二一年起,代訓菲國海巡署學官至今,雙方正研議逐步建立常態化機制。在台美海巡合作方面,美方已派海軍上校來台擔任海巡聯絡官。
國衛院公布10年分析數據 PM2.5下降 4疾病死亡率也降低
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公布本土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其中一項分析十年數據發現,全台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十.二三μg/m3(微克/立方公尺),可歸因於PM2.5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死亡比率也下降。
詳見國衛院公布10年分析數據 PM2.5下降 4疾病死亡率也降低。
勾結詐團 16律師1會計師起訴
台北地檢署偵辦律師集體勾結詐團洩密案,昨依違反組織犯罪條例、洗錢防制法及刑法洩密罪嫌,起訴鄭鴻威等十六名律師、鄭的助理林佳毅、幫忙洗錢的會計師李昊承共十八人,並以鄭鴻威涉勾結詐團、扮演軍師角色,維繫詐欺集團存續,重創律師職業形象,且犯後態度不佳,建請量處九年以上徒刑。
聯合報
國衛院10年追蹤研究 空汙增中風死亡率
空汙不僅影響環境,對於國人健康威脅,遠超過一般人想像。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公布一項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除了肺癌之外,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也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此外,肝癌患者如持續暴露於空汙環境,存活率更低。
死刑違憲? 蘇永欽:大法官判決前保持謙遜
死刑存廢問題爭論已久,憲法法庭上月廿三日進行死刑違憲案言詞辯論。司法院前副院長、前大法官蘇永欽說,死刑議題敏感尖銳,需要審議式民主的基礎來做決定跟思考,大法官可以推翻現行法律,但不應把「我」放很大,要不然會對社會造成擺盪;他更直言大法官應保持謙遜,不宜利用機會讓自己的理念付諸實現。
中國時報
地震頻傳 480萬戶老宅安全堪慮
台灣人口老化,住宅也加速高齡化。依政府統計,全台逾30年老宅高達483.3萬戶,其中有247萬案件因過於老舊,房屋現值未達課稅門檻,免繳房屋稅。學者與業者建議,台灣地震頻傳,老屋安全堪慮,政府應增加危老都更的整體容積獎勵,拉高容積率上限,讓獎勵看得到也吃得到!
糖尿病患暴露高濃度PM2.5傷腎
空汙有害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和環境部花費8年完成多項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長期暴露於高濃度PM2.5之下,腎臟功能會降低,PM2.5若能下降,將可降低肺癌、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等4種疾病死亡率。

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公布本土空污與健康研究成果。(記者林惠琴攝)

律師鄭鴻威涉勾結詐團、扮演軍師角色,檢起訴建請量處九年以上徒刑。(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