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迎王年底登場 日本大學生到燒王船場地淨灘、參拜
日本高知、千葉大學生及高科大學生到鎮海沙灘淨灘。(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國家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將於年底舉辦,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鄰家好漁形塑計畫」中的台日交流就請來日本的大學師生們到屏東沿海的東港、林邊及佳冬等實地走訪,發展海洋教育及食魚教育多年的東港大潭國小為盡地主之誼,趁著機會帶著日本大學生到東隆宮參拜和參訪王船廠,在地特殊民俗令日本大學生大開眼界。
「鄰家好漁形塑計畫」寒假期間邀請日本高知大學與千葉大學2所學校共6位學生及3位老師,採用全英語授課,並實地走訪屏東沿海3鄉鎮,針對少子高齡化、城鄉發展不均、地方產業發展及社區營造等議題探討,從不同國情出發,就更多角度探索和發掘在地創生機會。
校外課程中,首日先是參訪林邊、佳冬等景點,接下來則與東港大潭國小師生一起至東港鎮海公園淨灘,並以淨灘垃圾兌換鄰家好漁團隊所研發的膠原檸檬冰棒,由於鎮海沙灘就是「東港迎王」重要開始儀式「請水」及燒王船「送王」的地點,是別具意義,師生隨後再至主辦迎王的東隆宮參拜及參訪王船廠後,還到特具海洋意象建築設計的鎮海宮參觀,魚蝦貝類的藻井在漁網內蘊含希望之意(漁網諧音希望),讓日本來的交流生驚訝不已。
大潭國小校長趙錫清表示,今年正好是舉辦「東港迎王」的正科年,因此到鎮海沙灘除了淨灘,更是一定要向外國學生介紹在地特殊的民俗活動,這些對日本大學生來說前所未見的儀式,包括轎班世襲制、和瘟押煞、燒王船等等,光是照片就讓日本學生看傻眼。
日本大學生永田花野說,來到台灣,到王船廠看到珍貴的王船,對台灣寺廟豪華及裝潢細膩程度,還有台灣人對祭典的重視皆令人驚艷,他覺得和日本相似都因受大海恩惠生活,而對大海產生信仰。高科大學生蔡毅則說,到鎮海公園淨灘之外,還將回收的玻璃瓶重塑成實用的藝術品「竹柏盆栽」,藉由融入教學傳達給國小學生,他是覺得既實用又有創意。
日本高知、千葉大學生及高科大學生到東隆宮王船廠參訪、參拜。(記者陳彥廷攝)
日本高知、千葉大學生及高科大學生將淨灘所撿獲的玻璃瓶作為竹柏盆栽。(記者陳彥廷攝)
師生製作竹柏玻璃盆栽。(記者陳彥廷攝)
師生製作竹柏玻璃盆栽。(記者陳彥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