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姐妹真有才:史地課用黃梅調唱記 譜崑曲唱客庄採茶風情

新竹縣新湖國小老師鍾廷采(右2)推廣崑劇,身旁的學員們和她一起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公演。(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新湖國小老師鍾廷采(右2)推廣崑劇,身旁的學員們和她一起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公演。(記者黃美珠攝)

2015/09/11 14:57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新竹縣新湖國小代課老師鍾廷采、鍾艾蒨姊妹倆學唱崑曲20多年,其中姊姊廷采不僅把她對崑曲的熱愛融入教學,用國人熟悉的黃梅調把難記的史地課程內容編成教材,讓學生用唱戲的方式輕鬆學習。最近她們還一起用崑曲,各自創作詩詞、劇本,或呈現當代科技常民生活,或展現客庄採茶風情,聯手奪下教育部文藝創作獎。

廷采的崑曲詩詞創作,一口氣用唐詩、宋詞、元曲的格式,寫了30首內容滿滿是現代人滑手機、低頭、開車、看電影、打電動、學生上課打瞌睡、學校運動會、掃墓、老人失智等科技社會的常民生活,展現崑曲新時代的樣貌。

而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妹妹鍾艾蒨則把崑曲和英國莎翁名劇「馴悍記」結合,以新竹客家庄的採茶風光為背景,呈現「客家採茶版的馴悍記」,取名為「風城奇緣」,翻新了一貫從明清傳唱迄今的崑曲劇本。

鍾廷采說,崑曲從元朝就出現,在明朝成為當時的「流行音樂」,比國人熟悉的「京劇」還要早,傳唱到現在約已有600年歷史。其發源地在江蘇崑山、是那個時代下的南方官話,因為源遠流長,有「百戲之母」的美稱,所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予「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鍾廷采說,身為「6年級生」,她們姊妹倆從小就看著歌仔戲、黃梅調等戲曲長大。她對於旦角身上「bling bling」的造型非常欣羨且感興趣,所以小時候就很愛演,經常身披著蚊帳、或床單跟著唱戲。

廷采就讀北一女高二時發現學校有國劇社立刻加入,以致進一步接觸到崑曲,再加上大學主修中文,發現知名古典小說「紅樓夢」主角們在故事中所看的各種戲曲如:遊園驚夢等統統都崑劇,進而察覺其音域高低落差之大,典雅、悅耳,也深富挑戰性。

鍾艾蒨後來跟著姐姐一起學唱崑曲,加上就讀台大外文系期間深入接觸英國戲劇,使得她對於戲曲的喜愛更上層樓,所以才讓她寫下「風城奇緣」這齣崑劇,藉此暗喻中國崑劇經由客家妹子碰上英國大文豪的一場美麗奇遇。

現在2姊妹默默在新竹縣免費推廣崑劇,知音已經不少,日前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公演,就吸引不少鐵粉到場「讚聲」。

相關影音

「風城崑劇團」要角鍾廷采(左2起依序往右)、鍾艾蒨、林立馨跟「鐵粉」們合影。(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要角鍾廷采(左2起依序往右)、鍾艾蒨、林立馨跟「鐵粉」們合影。(記者黃美珠攝)

創辦「風城崑劇團」的姊妹花鍾廷采(右)、鍾艾蒨(左),最近以崑曲創作詩詞和崑劇,聯手奪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近期將獲公開表揚。(記者黃美珠攝)

創辦「風城崑劇團」的姊妹花鍾廷采(右)、鍾艾蒨(左),最近以崑曲創作詩詞和崑劇,聯手奪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近期將獲公開表揚。(記者黃美珠攝)

創辦「風城崑劇團」的姊妹花鍾廷采(右)、鍾艾蒨(左),最近以崑曲創作詩詞和崑劇,聯手奪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近期將獲公開表揚。(記者黃美珠攝)

創辦「風城崑劇團」的姊妹花鍾廷采(右)、鍾艾蒨(左),最近以崑曲創作詩詞和崑劇,聯手奪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近期將獲公開表揚。(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跟鐵粉們合影。(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跟鐵粉們合影。(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鍾廷采(右起依序往左)、林立馨、鍾艾蒨表演「西廂記」之「佳期」一幕。(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鍾廷采(右起依序往左)、林立馨、鍾艾蒨表演「西廂記」之「佳期」一幕。(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學員們成果發表。(記者黃美珠攝)

「風城崑劇團」學員們成果發表。(記者黃美珠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