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官方帶頭用「山豬吊」挨轟 墾管處:構造不同且每日巡視

民眾指控墾管處用違法山豬吊。(記者蔡宗憲翻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山豬吊、捕獸鋏早已禁用多年,卻有遊客在墾丁國家公園境內山區,發現大型山豬吊陷阱,而且還掛著「執行墾管處」字樣,動保團體接獲投訴痛批官方帶頭違法傷害野生動物,但墾管處解釋,套索陷阱與一般的山豬吊並不相同,試驗捕捉進行過程,每日均有安排人員巡視,目前未捕捉到梅花鹿以外之野生動物。
「山豬吊對動物的殺傷力,輕則斷手斷腳,重則被折磨到死亡!」接獲投訴的屏東縣生命奇蹟護生協會指出,一直以為山豬吊是偷獵者在墾丁國家公園裡設置的,沒想到原來墾管處委外的公司是大咖。
屏東縣生命奇蹟護生協會表示,官方大把經費復育梅花鹿成功,現在又花大把經費移置管理,這種殘忍手段,誰知道是死傷的多還是移置成功的多,山豬吊不長眼,管它是梅花鹿還是保育類動物還是貓狗,豈不是誰踩到就誰倒霉。
對於動保團體的控訴,墾管處解釋,照片陷阱設置是「試驗捕捉」方式中的一項,進行過程,每日均有安排人員巡視,試驗期間未發現有捕捉到梅花鹿以外之野生動物,表示該陷阱試驗有其專一性;同時該套索陷阱與一般的山豬吊並不相同,為避免造成其他動物傷害,採用雙索彈簧陷阱,依照梅花鹿腳脛的大小調整彈簧縮緊度並設計止擋裝置,動物極力爭扎時可脫逃。
此外,繩索材質也請試驗單位調整為尼龍繩,減緩受傷程度避免過度縮緊造成動物組織壞死,並於陷阱底部裝上木條,避免過輕的動物誤觸,墾管處強調,捕捉仍在試驗階段,未來試驗情形隨時請受託單位調整改良。
墾丁國家公園近年因野外梅花鹿族群量過剩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墾管處透過系統化調查,瞭解野外族群量、族群密度、分布範圍、棲地利用等基礎生態資訊。為避免梅花鹿過度飽和,造成環境負荷等負面影響,同步研擬族群控制方式,包括以陷阱捕捉、生育控制及贈送相關環教單位等,其中以大型圍欄為主要的捕捉方式,另也優化、研發適宜之誘捕陷阱方式作輔助,並所捕捉的鹿隻透過避孕疫苗等進行生育控制。

民眾指控墾管處用違法山豬吊。(記者蔡宗憲翻攝)

墾管處委外每日有人巡視陷阱。(圖由墾管處提供)

墾管處委外每日有人巡視陷阱,確保生物安危。(圖由墾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