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毫米新種蛙驚艷科學界! 巴西雨林現蹤全球第2小脊椎動物

這些微小的蛙類大多時間躲藏在雨林的落葉層中。(圖擷取自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巴西科學家在大西洋雨林發現新物種,為全球已知第2小的脊椎動物,這項重大發現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投下新焦點。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研究團隊在巴西聖保羅州海岸的烏巴圖巴(Ubatuba)地區,發現1種體長僅7毫米的全新蛙種,經證實為短頭蛙屬(Brachycephalus)新成員。這種迷你蛙的體型僅比目前全球最小脊椎動物——同屬的B. pulex稍大。
這個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達克尼斯短頭蛙」(Brachycephalus dacnis),是向致力保育大西洋雨林的「達克尼斯計畫」(Project Dacnis)致敬。研究人員是在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的野外調查中,透過成蛙的獨特鳴叫聲發現牠們的蹤跡。
研究通訊作者托萊多(Luís Felipe Toledo)表示,這類微型蛙具有獨特的演化歷程。「在演化過程中,牠們經歷『微型化』(miniaturization)現象,包括骨骼結構簡化、融合,以及四肢趾節減少等特徵。」更特別的是,這類蛙不經過蝌蚪階段,直接從卵中孵化成小型成蛙。
這個屬的其他成員同樣迷你,成年體長普遍不到1公分,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體色如南瓜般鮮橘的短頭蛙,具有毒性。牠們多半棲息於雨林落葉層中,體色與環境高度相仿。
托萊多強調,由於這類蛙類體型極小且善於隱匿,實際物種數量可能遠超過目前所知。「為了加速物種鑑定並及早展開保育工作,我們必須盡可能詳實記錄每個物種的特徵。」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動物科學》(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這個新發現的物種被命名為「達克尼斯短頭蛙」(Brachycephalus dacnis),只有米粒大小。(圖擷取自Zoological Science期刊)
-
星際迷尖叫!7種新品種樹蛙 用《星際爭霸戰》命名
-
菲律賓發現新種巨蛙! 白色趾盤成辨識關鍵
-
仰德匠築-駁二AIT 打造經典美學地標
-
越南發現新種齒蟾 「兩棲類天堂」再添奇觀
-
南極洲新物種「帶狀龍魚」現身! 科學家發出警訊
-
華南銀行響應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 串連全臺分行連續關燈3天
-
蛋價危機!美國將從南韓、土耳其進口數百萬顆雞蛋
-
誰還敢戴!歹徒搶走2對Tiffany鑽石耳環吞下肚 警方多天後「取回」
-
曾以空拍機騷擾二膽島 中國網紅求救:抖音充斥對兒童性騷訊息
-
36年前和16歲少年生下小孩 冰島兒童部長請辭
-
可悲!小粉紅多年前組織反日遊行 被中國警方關切至今
-
韓裔3女在美自駕旅遊失聯多日 家屬憂遭遇當地重大交通事故
-
曾和阿里巔峰對決 美國傳奇重量級拳王佛爾曼辭世享壽76歲
-
「復仇之旅」繼續!川普再撤銷賀錦麗、希拉蕊等人安全許可
國際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