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警員提案手語納入早療 盼聽損孩子及早學「說話」
桃園市中壢警分局警員郭子鳴是聽障兒家長,上月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台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記者許倬勛攝)
〔記者許倬勛/桃園報導〕桃園市中壢警分局警員郭子鳴是聽障兒家長,有感聽障幼童得進入啟聰學校後才能接觸手語,往往錯失黃金學習期,導致學習障礙,他上月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台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目前已通過附議階段,郭子鳴說:「希望讓所有聽障孩子能及早『說話』!」
5年前郭子鳴愛女出世,罹患雙耳極重度聽損,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聽覺口語訓練,但始終成效有限,郭說,重度聽損患者沒有「聲音」的概念,透過電子耳接收、轉換成電子訊號,說話這件事成了「鸚鵡學語」,僅知模仿卻不諳其義,親子間溝通始終隔道牆,令他沮喪萬分。
郭子鳴查遍資料,發現香港、紐西蘭力推「手語雙語共融計畫」,行之有年,透過口、手語相輔相成,讓聽障人士能更完善「對話」,但尋遍全台醫療機構,赫然發現現行醫療體系中,未把手語治療納入早期治療,他下定決心提案,希望政府能聽到市井小民的冀望。
缺乏專業背景的郭子鳴四處蒐集聽障人士、口譯員、學者對於手語早療意見,於今年6月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訴求政府在各醫療院所、機構增設手語為早療項目,並提供經費補助,讓聽損家庭有更多選擇,這項提案獲5000多人支持,順利通過附議階段,只待衛福部回應。
「手語做為視覺線索,有助聽障者理解字句意義。」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理事長魏如君樂見手語納入早療系統,她說,既然「國家語言發展法」明載手語為國家語言,理應在嬰幼童時就開始學習,魏舉例,像「水餃」、「睡覺」兩詞,聽人能明辨,但當下語境若不夠清楚,聽障人士受限於聽神經受損,雖然有輔具使用,容易陷入混亂,且透過唇語判斷亦然,而手語當作視覺線索,有加強字句完整度的效果。
有5千多人參與連署,附議階段通過。(記者許倬勛翻攝)
-
新北聽障者福音 元健大和捐1.4萬台助聽器兌領券
-
兒子突然昏倒 父心急攔路過警車求救 一路狂飆開道送醫
-
全國電子邁向50 從3C家電到Life+
-
中市聽障生享科技平權! 暑假來「FUN開耳朵」玩機器人
-
連13年共捐9千顆粽給家扶兒 彰化伸港福德宮終於算對了
-
時尚外型靈活駕馭本色!Suzuki 全新 Swift 打造都會小車新典範
-
唐氏症基金會 盼各界響應認捐送愛蛋糕
-
1/23 威力彩連25摃下期飆6.4億!今彩539頭獎落彰化
-
5億高中生冰存600多天 賴母有意年後火化原因曝
-
玄!家屬夢到弟弟微笑 14年無名屍過年前落葉歸根
-
圖謀5億假結婚 夏男要關1年半
-
夏男難繼承5億遺產 賴生「兄姊」加入爭產行列
-
打詐預算刪凍1.2億 卓揆勉警克服
-
去年打詐逮2萬人扣144億 打造165全國最大防騙資料庫
-
彰化透天厝大火》躲室內窗房間 父子亡 母女昏迷
社會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