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勇助「粧佛」 登錄中市傳統藝術
2015/02/27 08:00
「粧佛」脫胎造像技藝瀕臨失傳,台中市僅剩76歲的葉勇助傳承,文化局登錄為傳統藝術。(記者蘇孟娟攝)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粧佛」脫胎造像技藝瀕臨失傳!台中市文化局調查發現,全市僅剩七十六歲的葉勇助一人傳承技術,正式公告登錄「粧佛」為台中市傳統藝術,文化局長王志誠說,未來也將請葉勇助開班授徒,期盼這項技藝能永續保存。
文化局說,粧佛是指神像或佛像雕刻後進行外表裝(粧)飾及相關宗教科儀等步驟的技藝,內容包含雕刻、彩繪、漆藝等技法,相當繁複,教育部於民國七十五年第二屆薪傳獎正式列入「粧佛」技藝名稱。
脫胎造像 台中唯一大師
而在南區投入粧佛技藝的葉勇助,是全市碩果僅存的技藝保存者,「脫胎造像」技法甚為重要,形同瀕臨失傳,台中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議審議通過,登錄為台中市傳統藝術「傳統工藝美術類」。
文化局說,脫胎造像即是漆藝的夾紵技法,先以土雕塑型,再裱敷多層生漆綿紗布,等綿紗布成形後,再脫除泥胎;粧佛的脫胎造像,人形、臉部、衣褶、姿勢都須一體成形,難度更甚於一般漆藝技法,是高難度的藝術創作;而過程使用生漆塗紵麻布,生漆易讓人皮膚腫、癢,俗稱「漆咬」,以致年輕一輩學習意願低落,讓這項技藝有失傳之虞。
王志誠說,脫胎技法塑造佛像可追溯到魏晉南北朝,但目前國內僅台中、雲林及彰化有登錄粧佛技藝保存者,未來會逐年辦理傳習、記錄、出版相關計畫,期盼讓傳統藝術活化保存。
王志誠昨天也特地到葉勇助的工作室致意,他說,葉勇助有木雕底子,粧佛技藝純熟,作品也展現個人理念與風格。
-
學測無人滿級分 3人74級分
-
彰中籃球隊長 運動、學業兼優
-
仁武新河堤社區2.0版現身 水岸輕豪宅好靚
-
單親媽辛苦 鄧方員拚公費醫科
-
葉勇助:錢可以不賺 技藝不能失傳
-
搶窺全球衛浴設計趨勢!頂奢衛浴品牌GROHE打造極致奢華體驗
-
彰縣學測成績亮眼 7人滿級分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