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面對後疫情時代 陳建仁:未來2措施可能變動

2022/01/16 18:48

前副總統陳建仁(左)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旅遊可能會改為點對點方式,且未來戴口罩政策可能會偏向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需要戴。(記者羅綺攝)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自從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2年來,絕大多數國人無法如往常旅遊、出國。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今天(16日)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旅遊可能會改為「點對點」方式,且未來「戴口罩」政策,可能會偏向「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需要戴。

疫情肆虐全球已2年,在各國嚴控邊境的防疫措施下,國際間移動變得困難。今日陳建仁出席《研之有物》新書分享會,被問及面對不斷變異的病毒究竟何時才能迎來各國重新開放邊境、恢復自由旅行?他表示,按照學理來說,全世界疫情都獲得控制的時候,就是國人可以出國的時候。

他指出,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近日宣布歡迎全世界的人去旅遊,原因就是他們的疫苗接種率幾近100%,因此,未來能夠開放旅遊的國家一定是疫苗接種率很高、且疫情控制良好,可能就會「點對點」的開放,例如台灣與帛琉的「旅遊泡泡」,「一般來說,如果接種率高達7成就可以放心,台灣已經到了81%,希望再拚一下,繼續往上提升」。

「保護別人不受感染」戴口罩展現利他精神

另外,台灣的戴口罩政策也2年了,究竟何時才能讓大家露出真容?陳建仁說,「戴口罩」展現出台灣很獨特的「利他精神」,例如波蘭預防針打5成就「消火」了、2成時口罩就不戴了,但台灣人都知道,戴口罩是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別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是台灣最可愛的地方」。

他說,戴口罩是「保護別人不受感染」,因此未來戴口罩的方式會趨向於呼吸道感染的人戴,健康的人可能可以不戴,「但這還要再討論」。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也說,從COVID-19事件可以看出,國人的自我防疫非常成功,除了戴口罩,還有勤洗手等措施都非常顯著,許多耳鼻喉科、小兒科醫師的生意都變差了!病人的人數大量減少,顯示政府推出的公衛政策,老百姓非常配合,「其實勤洗手、戴口罩,並非不好的事,它讓國人的個人衛生變好了」。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