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歐洲發現食用豬肉染E肝? 食藥署:國內未有通報案例

2017/08/27 21:20

衛福部食藥署提醒,食用農畜肉製品時,應該徹底加熱。(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近期外媒報導,英國一份於2014至2016年針對罹患E型肝炎病患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感染E型肝炎與食用超市販售的即食香腸相關產品有關,疑似食用豬肉是致病原因;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國內尚未接獲類似的通報個案,但仍提醒食用農畜肉製品時,應該徹底加熱,以預防E型肝炎。

根據食藥署資料,E型肝炎可能藉由糞口途徑傳染,而國外研究資料顯示,在豬血與豬糞中,可分析出基因序相當近似人類E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因此人類可能經由食用未煮熟的豬肉而感染E型肝炎病毒。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也指稱,食用未煮熟的豬肉或內臟為E型肝炎病毒最常見的感染途徑,部分國家人民就是因為習慣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香腸,進而導致染病。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林蘭砡表示,目前英國豬肉產品未開放輸台,而國內也尚未接獲食用豬肉而感染E型肝炎的案例,認為國人飲食習慣與歐洲人不同,通常會將豬肉製品煮熟再吃,也就降低相關染病風險,建議食用農畜肉製品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