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似東方龍! 2.4億年前三疊紀「東方恐頭龍」化石全貌曝

「東方恐頭龍」長約5公尺,其中脖子長約2.3公尺,有32塊獨立的頸椎,東方恐頭龍具有蛇的外形和鰭狀肢,屬於恐龍近親。(取自蘇格蘭國立博物館)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在當地時間24日公布,考古學家最近發現的新化石,完整揭露了一隻距今2.4億年前的三疊紀「龍」樣貌。
綜合外媒報導,2003年在中國貴州發現了一個三疊紀時期的化石碎片,考古學家在之後10年,又發現了另外五種較新的化石標本,現在終於能勾勒出它的全貌,並將其命名為「東方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
「東方恐頭龍」長約5公尺,其中脖子長約2.3公尺,有32塊獨立的頸椎,東方恐頭龍具有蛇的外形和鰭狀肢,屬於恐龍近親,其完整樣貌十分相似東方傳統文化中的龍;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自然科學館館長弗雷澤(Nick Fraser)表示,化石完整銜接起來,「從鼻尖到尾巴,漂亮地完整呈現一個完整的物種」、「它呈現8字型的捲曲,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中國的龍」。
「東方恐頭龍」脖子特別長,古生物學家推測有利於捕魚,弗雷澤指出:「我唯一能想到的是,它們在有岩石、或許還有裂縫的水域中進食。它們用長脖子探查並進入其中的一些縫隙,也許這樣就能捕獲獵物。」不過他強調,長頸的明確功能還在研究中。
「東方恐頭龍」的胃部的化石還保留了魚,可見其非常適應海洋的環境,而牠的鰭肢則強化了這個假設,長脖子加上海洋習性,類似著名的海洋爬行動物長頸龍(蛇頸龍)。
古生物學家通常與現代生物的類比來了解古生物的生活,但對於「東方恐頭龍」來說,沒有現代的類似物;弗雷澤說三疊紀是一個奇異而美妙的世界,各種奇異的動物做著現代動物似乎不會做的事情。

「東方恐頭龍」想像圖。(圖擷自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