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挑戰全球第5國!日本太空船「月球狙擊手」1/20嘗試登月

日本月球探測器登陸成功後,將彈出可變形的小型機器人「SORA-Q」,負責移動及拍攝影像。(法新社)

日本月球探測器登陸成功後,將彈出可變形的小型機器人「SORA-Q」,負責移動及拍攝影像。(法新社)

2024/01/19 19:20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日本太空計畫力圖從一連串挫折中重新振作,其太空船「月球狙擊手」(Moon Sniper)準備在20日午夜嘗試登陸月球,希望利用精確的定位技術,讓太空船在受控的情況下停在月球表面,目前僅美國、前蘇聯、中國和印度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壯舉。

日本曾在2022年首度試圖在月球上投放探測器,但失敗收場,而去年7月發射的新型火箭又在升空後爆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目前將希望寄託於暱稱為「月球狙擊手」的輕量級無人探測器SLIM(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該探測器僅2.4公尺高、2.7公尺寬、1.7公尺長,約700公斤重,在去年9月7日順利升空,經過4個月飛行後,預計在日本時間20日午夜開始從月球軌道降落,若一切順利,20分鐘後即登陸。

《法新社》指出,「月球狙擊手」鎖定在月球表面某處的100公尺範圍內降落,遠小於一般登陸時的數公里範圍。

加拿大約克大學天文物理學學者布倫斯登(Emily Brunsden)表示,該探測器的登陸精準度是技術上的巨大飛躍,讓任務可以鎖定在特定研究問題上,但登陸行動仍極具挑戰性,「通常只有一次成功機會,即使是最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據了解,JAXA已在小行星上進行精準登陸,但因月球引力更強,挑戰也更大。

「月球狙擊手」將嘗試到達月球地函的隕石坑,地函通常位於地殼下方較深內層,但據信可從月球表面抵達該隕石坑。

專門研究月球和行星探索的東京大學副教授諸田智克表示,要在不平坦的岩石地形上降落,探測器的登陸精準度至關重要,而岩石正是探索月球和地球起源的重要關鍵,這次任務希望揭開月球可能存在的水資源之謎,這是在上頭建立基地的關鍵,「月球商業化的可能性,取決於兩極是否有水」。

《彭博》指出,「月球狙擊手」探測器上有一個可變形的小型機器人「SORA-Q」,在登陸月球後,它就會彈出並在月球表面滾動,將影像傳回地球。SORA-Q外型比網球稍大、直徑為8公分,重量相當於一顆大顆馬鈴薯、約250公克,由JAXA和玩具公司「多美」(Takara Tomy)共同設計,索尼(Sony)集團和京都同志社大學也協助開發。該設備的橘色面板上有一個前置鏡頭,背後還有另一個鏡頭。

球體SORA-Q在月球表面將左右展開變形,有兩種移動方式,包括雙輪一起轉動的「蝴蝶行進」,以及交替轉動的「爬行行進」,這樣的設計能撥開沙石,使機體在上浮時持續移動,也能爬上30度的斜坡。SORA-Q將持續活動至電池耗盡,不會回到地球。

日本去年9月7日上午在種子島太空中心,成功發射火箭「H-IIA(H2A)」。(路透)

日本去年9月7日上午在種子島太空中心,成功發射火箭「H-IIA(H2A)」。(路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