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又有怪病! 伊拉克「克里米亞剛果熱」病例飆 7天恐鼻血狂流到斷氣

如今驚傳蜱蟲(tick)傳播的「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在伊拉克病例飆升,染疫者可能短短7天就「鼻血狂流」到斷氣。(法新社;本報合成)

如今驚傳蜱蟲(tick)傳播的「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在伊拉克病例飆升,染疫者可能短短7天就「鼻血狂流」到斷氣。(法新社;本報合成)

2022/05/29 19:5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近期卻又爆出猴痘(Monkeypox)傳染病例,且已有10多個國家陸續淪陷,如今又驚傳蜱蟲(tick)傳播的「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在伊拉克病例飆升,染疫者可能短短7天就「鼻血狂流」到斷氣!

《法新社》報導,根據世衛組織(WHO)資料,今年伊拉克已通報111起病例,其中19人死亡。這種病毒沒有疫苗可預防,發病恐非常迅速,會造成人體內外嚴重出血,尤其是鼻子流血,潛伏期最長可達13天,死亡率最高可達4成。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是一種由布尼亞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據WHO說法,此疾病主要是透過蜱蟲傳播,且宿主在被叮咬後染病、進一步傳染給其他的動物或人類,很可能是因吃下肚而被感染,也可能是因在屠宰時接觸到了血液而染病。

WHO坦言,目前世界上並無任何疫苗可以預防「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且一旦確診此病毒後,患者會開始出現發燒、上吐下瀉、肌肉痠痛、流鼻血等症狀,重症患者則平均會在發病5天後出現內出血、內臟衰竭的情況,最終在染疫1週後病逝。

伊拉克全國近半「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例出現在南部貧窮省份濟加爾省(Dhi Qar),蜱蟲宿主包括水牛、牛、山羊和綿羊等動物,在當地農場都很常見。當地衛生官員韓托奇(Haidar Hantouche)表示:「記錄到的病例數前所未見。」

今年伊拉克病例飆升驚動高層,因為單是今年感染的病例,就超過1979年伊拉克出現首例以來的43年總數。2021年濟加爾省只出現16例,其中7人死亡;但今年迄今就已出現43例,其中8人死亡。

伊拉克衛生人員在爆發疫情的濟加爾省布加里村,噴灑消毒殺蟲劑。(法新社)

伊拉克衛生人員在爆發疫情的濟加爾省布加里村,噴灑消毒殺蟲劑。(法新社)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的病媒為蜱蟲。(法新社)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的病媒為蜱蟲。(法新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