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前線守軍火力 105公厘輪型戰車將進駐外島

外島裝甲車戰力提升計畫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根據國防部送抵立法院的「國防自主政策推動具體成效暨未來目標專案報告」顯示,由軍備局研製的一○五公厘輪型戰車,後續將規劃建案量產,而抵禦共軍第一線的外離島守軍,未來也可望配賦一○五公厘輪型戰車。軍方知情人士說,目前陸軍的長期規劃,在輪型戰車接裝完畢後,現有CM-32等雲豹系列裝甲車底盤也會與輪型戰車統一,屆時外島的CM-21等履帶式裝甲車可逐步汰換,外島的防衛戰力可得到增強。
雲豹甲車 也將汰換外島履帶式甲車
軍備局將一○五公厘輪型戰車的雲豹底盤改造、使其車高降低卅公分,並修改砲塔設計,終於獲得陸軍規劃建案採購,除可大幅提升本島裝甲戰力,外島的M-41D輕戰車也可望被取代,整個雲豹甲車譜系進一步擴張。一○五公厘輪型戰車火力不僅比M-41D的七六公厘砲更強,速度也更快,可行至時速一百公里,對付共軍泅渡、裝備一○五公厘兩棲突擊車會更有餘力。
在雲豹系列裝甲車數量逐步增加、M113和CM-21等裝甲運兵車逐步被封存的狀況下,外島守軍仍使用CM-21等履帶式裝甲車,未與本島裝甲部隊同步汰換。軍方人士指出,主要是因為現有CM-32等雲豹裝甲車過於高大、無法駛進離島的戰時坑道所致,待輪型戰車接裝完畢後,會逐步將現役雲豹裝甲車底盤與輪型戰車統一,減少後勤負擔,屆時離島的履帶式裝甲車才會逐步汰換。
軍方人士指出,一○五公厘輪型戰車的底盤經過改造後,不僅車身更低,迴轉半徑也較現有雲豹裝甲車更小,可更快轉彎駛入巷弄、搶先取得戰術位置。另外鑒於後勤問題,未來雲豹裝甲車底盤也會與一○五公厘輪型戰車統一,或是推出第三代雲豹甲車,降低卅公分車高的雲豹甲車,要駛入外離島的戰備坑道也會更容易。而雲豹裝甲車不僅在防護力、火力上都強於履帶式裝甲車,能進入外島的地下坑道,進一步加強戰時的生存能力。
另有退將指出,外離島的坑道都有分等級,如金門大至M60戰車用的坑道也有,馬祖的戰車坑道則小很多,車輛尺寸越小,的確越易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