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陳建仁出席僑務會議演講 談台灣疫情與健康照護體系

僑委會自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約200位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台開會,並共慶僑委會90歲生日。前副總統陳建仁受邀出席演講。(圖由僑委會提供)

僑委會自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約200位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台開會,並共慶僑委會90歲生日。前副總統陳建仁受邀出席演講。(圖由僑委會提供)

2022/11/03 17:08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受邀出席僑務委員會議演講,分享台灣防疫工作從「零確診」轉換為「與病毒共存」,關鍵是公私協力、良善治理與良好公民素養。陳建仁也提到,未來疫情可能還是會在社區流行,雖然病毒會持續突變,但嚴重程度將會降到與季節性流行的流感一般。因此,疫苗接種非常重要,既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台灣也樂意與各國分享「台灣模式」的防疫政策,與全世界一同對抗疫情。

僑委會自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約200位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台開會,並共慶僑委會90歲生日。11月3日上午,僑委會議邀請到前副總統陳建仁,以「後疫情時代的健康照護體系與永續發展」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讓海內外僑胞了解台灣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所採取的政策,以及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機會。

陳建仁回顧說明,台灣防疫工作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阻斷病毒社區散播」,以零確診為目標,實施非醫藥介入措施,包括邊境檢疫疫調匡列、居家隔離、個人衛生等;「提升族群免疫力和阻斷社區散播」,開始實施疫苗基礎接種和維持非醫藥介入措施;「減少重症和死亡」,實施疫苗追加劑接種、提升快篩與抗病毒藥物使用率,與病毒共存。

陳建仁提到,疫情爆發初期,台灣急缺口罩,經濟部當時徵收73家工廠增設92條生產線,組成「口罩國家隊」,日產量增至2100萬片;口罩實名制讓每個人都買得到口罩,台灣更捐贈超過5千多萬片口罩,幫助80多個國家對抗疫情,展現良善力量。另根據日本「新聞週刊」評比49國防疫與經濟成效,台灣獲得180分,高居第一;台灣也是疫情下唯一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陳建仁強調,防疫不只有醫藥衛生,而是需要國防、外交、教育等一起來合作,台灣政府與全民攜手合作,共同抗疫。

陳建仁也說,2020年5月台灣決定採取國際採購和國產自製的疫苗策略。但國際疫苗採購受阻與供應延遲,國內疫苗研發時程較長,歐美疫苗遭誇大渲染不良反應、有人積極推銷中國疫苗,抹黑打壓國產疫苗。台灣疫苗接種遭遇重重難關,又遇本土疫情爆發,全國三級警戒,所幸,日本、美國、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慷慨捐贈900萬劑疫苗,國產疫苗獲得緊急授權使用,加上民眾疫苗施打意願回升,2021年底疫苗覆蓋率已趕上歐美大國。

陳建仁指出,台灣從「零確診」轉換為「與病毒共存」,民主台灣抗疫成功的關鍵,就是「良善治理與良好公民素養」。未來疫情可能還是會在社區流行,當大多數人都已感染或完成疫苗接種後,雖然病毒會持續突變,但其嚴重程度將會降到與季節性流行的流感一般。因此,疫苗接種非常重要,既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臺灣也樂意與各國分享「台灣模式」的防疫政策,與全世界一同對抗疫情。

陳建仁進一步表示,台灣的防疫表現,在在讓國際看見台灣在健康醫療產業的軟實力,除了在2022年中NUMBEO健康照護指數獲得第一名。他說,台灣瞄準「精準醫療」,將群眾分成「健康」、「亞健康」、「疾病」,為人民量身訂做個人化醫療,在對的時機、給對的診斷、對的藥物和對的治療。「預防重於治療」,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健康資訊的普及,人民健康自主意識抬頭,將更重視身心健康的促進。未來全民健保也將落實在疾病的預防發生、早期發現與適切處理;並配合物聯網、5G等新科技,超前部署,帶動產業朝向個人醫學、預測醫學、預防醫學等方向邁進,建構與發展台灣精準健康產業,邁向智慧國家。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僑委會自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約200位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台開會,並共慶僑委會90歲生日。(圖由僑委會提供)

僑委會自11月1日至3日盛大舉辦僑務委員會議,約200位全球僑務委員及海外代表回台開會,並共慶僑委會90歲生日。(圖由僑委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