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楊家起家工廠 六年前險夷平

老印刷廠就剩下這個擺放鉛字字模的木匣。(記者花孟璟攝)

老印刷廠就剩下這個擺放鉛字字模的木匣。(記者花孟璟攝)

2015/11/06 08:00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楊牧二伯楊阿知、父親楊水盛,五十年前興建東益印書館及旁邊的住家,六年前差點夷平蓋公寓,還好最後印刷廠保存下來。楊維邦說,老房子有許多家族回憶,現存唯一的印刷廠設備是一台字模機,見證家族歷史。

七十五歲的楊牧排行老大,下有二妹三弟,各個才華洋溢,不是大學教授就是畫家、文學家。六十五歲的楊維邦排行老四,八月剛從國立東華大學資訊管理系退休。

楊維邦說,楊家世代在桃園務農,祖父有八個兒子,但家裡田地小,「養不活一大家子」,大伯、二伯、排行第五的楊水盛和六叔因此離鄉到「花蓮港」發展。

當時二伯和父親先去印刷廠當學徒,出師後在花蓮市中山路朝北飯店(今百悅飯店)對面開了東益印書館。

楊維邦說,父親曾對他說,和二伯安頓好後,就把祖母從桃園接來同住,祖父曾千里迢迢搭船來花蓮探望,當時花蓮還沒建港,船隻都得在南濱外海下錨,再放下小船接駁乘客上岸,但那天風浪太大無法靠岸,船隻只好轉頭開回蘇澳,等在岸邊的四兄弟只能哭著揮手不斷大喊「莎悠娜拉」,「就像紀錄片《灣生回家》的場景!」幾年後祖父就過世,楊維邦說,這是父親一生最大的遺憾。

楊家人曾在印書館隔壁的矮房子住了一段日子,之後搬到南京街九十一號台糖日式宿舍,而楊牧在《奇萊前書》中描繪的日式老房子、庭院裡的巨大麵包樹,就是這棟宿舍。

東益印書館五十年前搬到節約街八號。楊維邦說,那年他十五歲,看著廠房蓋起來,全家人住在和工廠比鄰、原本就有的三十年老房子,中間有門相通。但老房子沒有廁所,寒冷的冬天夜晚要離開溫暖的被窩,到印刷廠後面才能解手;而印刷廠工作「家裡兄弟姊妹都分攤過」。

楊維邦說,二伯早逝,父親後來自己經營印刷廠,退休後交棒給二伯長子,直到十年前才歇業,曾租給舊書店、也開過火鍋店,六年前還差一點和隔壁白蟻危害的老屋一起被夷為平地,要改建成六樓公寓,「希望全家人住在一起」,後來蓋公寓計畫作罷,印刷廠才得以保存。

東益印刷廠曾是「花蓮縣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會址,古早的招牌靜立咖啡館一隅。(記者花孟璟攝)

東益印刷廠曾是「花蓮縣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會址,古早的招牌靜立咖啡館一隅。(記者花孟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