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千度高溫 身障苦練成琉璃師傅
身障琉璃師紀文趂(左)及許秀麗,每天耐著高溫,創作出具有特色琉璃珠。(記者王善嬿攝)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嘉義市再耕園「蜻蛉玉工坊」師傅紀文趂、許秀麗,都身障又遭遇中年失業,但忍耐攝氏八百到一千度的高溫,研習燒製琉璃珠,從門外漢成為達人,分別以「烈焰紅面」及「桃香寶瓶」作品,於中國廈門身障技藝交流競賽獲特別獎跟第二等獎,兩人覺得「當做出美麗成品,一切辛苦都值得」。
五十八歲的紀文趂,幼年罹患小兒麻痺,左腳行動不便,所任職的金融公司倒閉,使他在五十歲時失業,一家五口經濟陷入困境,曾靠借貸度日,積欠一百多萬元債務,經就業服務站介紹到再耕園學做琉璃珠,重建人生路。
紀文趂表示,琉璃珠要經過燒熔、塑形、與其他琉璃組合等工序,快則一至二天時間,燒熔時面對八百到一千度高溫,即使室內工作場所有冷氣空調,溫度也近四十度,他曾以為自己做不到一年,但堅持到現在,即使休假也四處觀察,發掘創作靈感;他說,經理會帶他們參觀展覽、訂閱國外雜誌,培養美感,雖五十歲半路出家,但約半年就製出可販售的半成品。
五十四歲許秀麗也因小兒麻痺影響下肢功能,原在自助餐店工作,五年前店家關門,她隨之失業,原對琉璃一竅不通,經理陳慧霖問她「妳耐熱嗎」?她自認耐熱而一腳踏入,本來燒不出完美圓珠,經同事鼓勵,反覆練習,終於抓到琉璃的完美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