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蛇窟」名不虛傳 他2週抓4條、最長2米

安南區公親里長王金樹捕獲長約2米的臭青母。(圖由蘇青癸提供)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暑氣炎熱,台南「蛇窟」蛇類頻繁出沒,台南市安南區公學路一段這半個月來,已經抓到4條蛇,全都是俗稱臭青母的王錦蛇,其中最大1尾,長達約2公尺。
安南區公親寮巡守隊書記蘇青癸說,自6月21日一直到昨天,這半個月來,里內已經抓到4條蛇,全都是掛網的臭青母。其中,上週六1天抓到2隻,其中1隻非常大尾,約有2公尺左右。
蘇青癸說,昨天上午8點半,公親里公學一段124巷,又來1隻掛網的無毒臭青母,里民通知里長王金樹前來捕捉,這1隻約1米多,里長協助解網後,將牠帶往野外野放。這裡同一地點一再出現蛇蹤,這半個月來已經抓到3隻,當地環境自然,又未施用農藥,每年都是蛇類出沒的熱點,而被地方戲稱是「蛇窟」。
里長王金樹說,最近天氣炎熱,蛇類頻繁出沒,公學路一段124巷,因四周都是農田、草叢,一再出現蛇蹤,里民看到蛇會怕,因此住家周遭都會圍網防蛇,因此常會有蛇掛網。其實,臭青母無毒,他抓到後都直接帶到附近野地野放。
王錦蛇在台灣算是常見的大型蛇類,屬於攻擊性較強的蛇類,主要以老鼠、蛙類、鳥類或鳥蛋為食,但無毒,為台灣4種常見的家蛇之一,為捕鼠的好幫手。

安南區公親里長王金樹上週六抓到的另一隻臭青母。(圖由蘇青癸提供)

臭青母無毒,安南區公親里長王金樹本週二捕獲後直接帶到野外野放。(圖由蘇青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