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石板屋修造受限 地方促修法

多納村傳統石板屋蔚為特色,時代變遷流失嚴重,目前僅存不到十棟。(記者陳文嬋攝)

多納村傳統石板屋蔚為特色,時代變遷流失嚴重,目前僅存不到十棟。(記者陳文嬋攝)

2007/10/29 06:00

〔記者陳文嬋/高縣報導〕石板屋為魯凱族傳統特色建築,隨著時代變遷流失嚴重,又飽受法令限制,不但石板材料取得不易,純手工造價過高,原民經濟難以負擔,銀行又不願貸款,高縣多納傳統石板屋僅存不到十棟,地方建請修法放寬修繕條件,同時將石板造屋納入國宅貸款,以維護傳統文化保存。

早期魯凱族人善用大自然資源,開採溪裡黑灰板岩與頁岩,一塊塊堆砌搭建成屋,形成族群一大特色,隨著時代變遷保存不易,傳統石板屋已不多見,目前全台僅屏縣霧台鄉、高縣茂林鄉多納村,仍保有完整傳統石板屋,深具建築、觀光特色。

縣府文化局有鑑傳統文化流失嚴重,去年爭取「多納聚落」列入文化資產,實地勘查發現傳統石板屋僅存不到十棟,大多數淪為改良式房舍,外構雖以石板搭建,內部卻是鋼筋水泥,原有風貌已不復見。

茂林鄉公所為保存傳統,更訂定獎勵辦法,編列預算最高補助二十萬元,卻礙於現行法令限制,乏人問津、成效不彰;縣府原民會去年提出重點部落計畫,爭取中央經費四百萬元,興建一棟傳統石板屋,保存傳統文化。

鄉公所表示,多納村民保存傳統文化意願濃厚,但石板屬於國有財產,材料取得不易,根據現行法令規定,限定每人石板採集數量為十立方公尺,少於二部卡車重量,根本難以搭建成屋。

尤其石板屋施作不易,純手工造價過高,修繕每塊石板價格為一般磁磚三倍,興建傳統石板屋更高達上百萬元,遠高於一般房屋二倍,銀行貸款又不願承作,原住民經濟難以負荷。

鄉公所指出,傳統建築保存不易,維護又飽受法令限制,流失情形更加嚴重,文化消失快速,地方建請因地制宜修改法令,放寬原住民修繕石板屋條件,同時比照勞工住宅修繕貸款,將石板造屋納入國宅貸款,協助提高經費補助,以保障原住民權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