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學者的科研路 事業家庭兩頭燒

台科大校內女性教授日前集結,成立社團,將協助年輕女性跨入科技領域,促進不同領域交流。(記者吳柏軒攝)

台科大校內女性教授日前集結,成立社團,將協助年輕女性跨入科技領域,促進不同領域交流。(記者吳柏軒攝)

2023/01/20 05:3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科研長期「男多於女」,但女性力量仍持續透過社群團結發展,如國際物理學界要求下轄會員國成立女性物理小組,台灣女科技人學會也因此誕生,台灣科技大學日前也首度成立女科技人社團,女學者們除齊聚團結外,也呼籲國科會將提升女性科研人數列為任務目標,國家才能強盛。

台科大首位女性講座教授陳素芬回憶,卅年前在物理學界已看見,女性前輩變得「非常兇悍」才能成功,要比別人更多成果才獲肯定,決定成立「台科女科技人社團」,協助年輕女科技人投入研究。

陳素芬認為,男性科研人員沒有生育中斷學研的問題,且到中年會彼此結盟,搶下學術資源;年輕女性科研者多需面臨結婚、生子及工作選擇等社會期待,更因事業、家庭兩頭燒,等到四、五十歲孩子稍大才喘口氣,但學研領域已淪「孤鳥」一人,難跟男性結盟披敵。

台大凝態科學中心研究員林昭吟表示,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P)廿三年前即重視女力議題,要求轄下會員國成立女性物理小組,台灣當年比中國更早加入,躍居國際女力組織要角,也催生出我國物理學會女物理人委員會、台灣女科技人學會。

林昭吟表示,台灣女性每天需花三小時做家事,再花三小時育兒,但學研工作並未減輕,成立女科研社群後,不斷促使女性翻轉,如今十多年下來,女性教授有增加,但博士生增加不多,建議先從教育改善,剛生完孩子的研究人員要給多點時間,不要男女同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