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AI協助醫療 台灣首座跨院資料庫啟用

由科技部推動,台大、北榮、北醫等團隊打造台灣首座跨醫療院所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昨正式啟用。(記者簡惠茹攝)

由科技部推動,台大、北榮、北醫等團隊打造台灣首座跨醫療院所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昨正式啟用。(記者簡惠茹攝)

2018/12/27 06:00

北榮明年首開AI門診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台灣三大醫療團隊共同打造首座跨醫療院所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昨啟用,以人工智慧科技協助診斷腦、心、肺疾病,其中台大縮短心血管疾病判讀時間,可從二十分鐘減至兩秒;北榮更將在明年設立AI門診,協助醫師診斷;台北醫學大學則讓肺癌影像判讀更迅速。

判讀心血管疾病 台大從20分鐘縮短到2秒

科技部去年以一年八千萬元經費推動「醫療影像專案計畫」,科技部指出,結合三大醫療團隊台大、台北榮總和台北醫學大學的醫療研究人員,學界AI專業研究人員,打造台灣首座跨醫療院所的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

科技部指出,一年來已建置四六四五○個案例的醫療影像,包含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腦轉移瘤、原發性腦瘤、聽神經瘤、肺癌等疾病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振造影或X光等十五種影像資料,其中有一七九五○個案例標註疾病資訊。科技部長陳良基昨天表示,希望更多醫療研究人員加入,可以透過跟三大團隊合作使用資料,資料庫中的資料也都有經過去識別化處理,保護隱私。

三個研究團隊展現成果,北榮以AI自動偵測顱內轉移腫瘤,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昨天更宣布,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就能推出AI門診,針對脊椎、腦部、眼部和關節,結合醫師和AI技術,醫師可以把看片的時間留給病人,有更多時間進行醫病溝通。

「這是全球規模最大心血管醫療影像橫跨模組資料庫。」台大透過AI自動融合冠狀動脈結構和心肌血流,內科教授王宗道指出,診斷心血管疾病不能只看電腦斷層,還要搭配其他影像,例如核子醫學心臟影像和電腦斷層影像還要人工操作核對,才知哪部份血管有問題,透過AI系統協助對位,準確度達九十九%,時間縮短到兩秒左右。

北醫教授陳震宇則指出,肺癌是台灣惡性腫瘤頭號殺手,但七成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末期,一個病人的電腦斷層掃描會產生超過五百張切片影像,醫師要從中找到肺結節,進一步判讀是否為惡性,北醫透過標註結節,讓AI完成自動偵測,可減少醫師重複性工作的時間。

北榮明年將推出AI門診。(記者簡惠茹翻攝)

北榮明年將推出AI門診。(記者簡惠茹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