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紀錄片《日常對話》奪柏林影展泰迪熊獎
導演黃惠偵以《日常對話》,拿下柏林影展泰迪熊獎。(鏡象電影提供)
〔記者吳琬婷/台北—柏林報導〕台灣紀錄片《日常對話》於德國時間十七日晚間,奪得本屆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成為首部獲此獎項的台灣電影。該片是卅八歲的導演黃惠偵與同性戀母親的家庭故事,真摯的情感普遍獲得好評。黃惠偵表示:「這個獎是送給台灣所有為了婚姻平權努力的朋友們最好的禮物!」
導演黃惠偵:證明「愛」放諸四海皆準
替此片出任監製的導演侯孝賢表示:「任何藝術形式,都來自真實人生的描述。」盛讚黃惠偵首次執導紀錄片,就毫不手軟的逼視自己的生命情境,寫實又動人。
《日常對話》的短版《我和我的T媽媽》之前在金穗獎影展首映,造成回響。《日》片則聚焦於母女之間的對話,道出跟著法師母親牽亡魂的童年、父親家暴史,以及對於母愛缺席的疑惑,直探母親從不掩飾的性傾向。黃惠偵提到:「這部作品不僅只於同志議題,更多的是家庭與母女關係。」該片去年也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兩個獎項。
出身社運界的黃惠偵這次帶著《日》片參加柏林影展,很驚訝「德國觀眾的反應跟台灣觀眾一樣好」,認為核心價值「愛」放諸四海皆準。黃惠偵特別介紹自己來自台灣,她說:「非常感謝有機會能成為柏林影展的一份子,從來沒有想過電影會帶我走到這麼遠的地方。我們來自台灣,一個很小但很美麗的小島,今年台灣很有可能會成為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的亞洲國家…。感謝我的團隊,以及最重要的,我的同志媽媽!」
談及電影拍攝契機,黃惠偵表示早在一九九八年就開始錄製母親的故事,直到二○一四年,深感母親的經歷能替社會上容易被貼標籤的族群發聲,決定著手製作。她期待「不瞭解或不認同同志議題的人也能來看,並藉《日常對話》開啟台灣社會間的對話」。黃惠偵表示,媽媽雖然不太會表達,但是支持婚姻平權的。
黃惠偵說,媽媽得知獲獎的消息相當開心,也笑說:「比起得獎,她更關心電影有沒有賣出去。」侯孝賢也坦言:「得獎的最大好處就是,國內上片容易多了。」《日》片將於四月十四日在台上映。
《日常對話》描繪自身與同性戀母親的家庭故事,真摯情感獲好評。(鏡象電影提供)
《日常對話》描繪自身與同性戀母親的家庭故事,真摯情感獲好評。(鏡象電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