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屏東獵人獵捕瀕危保育類熊鷹輕判 台灣野鳥保育協會抗議

熊鷹的羽毛被做成頭冠等飾物。(屏東警方提供)

熊鷹的羽毛被做成頭冠等飾物。(屏東警方提供)

2024/06/12 16:00

〔記者葉永騫/屏東報導〕屏東來義鄉陳姓獵人去年獵捕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熊鷹,法官認為是製作傳統頭飾輕判10個月,可易科罰金,緩刑3年,引發台灣野鳥保育協會等鳥會及生態團體不滿及撻伐,認為全台熊鷹只剩不到500對,法官輕判無法遏阻惡行。

台灣野鳥保育協會副祕書長黃蜀婷表示,熊鷹學名為赫氏角鷹,是國家級瀕臨絕種保育類一級野生動物,據2021年學者相關研究及報導指出,全台熊鷹數量僅剩不到500對,不僅被原住民視為聖鳥,也是權力象徵,熊鷹羽毛的市價喊到5至6萬元,因而成為獵人狩獵的目標。

屏東來義陳姓原住民獵捕熊鷹,屏東地院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判處10個月,可易科罰金,緩刑3年,期間交付保護管束,向公庫支付6萬元,接受法治教育兩場次,許多鳥會鳥友及保育團體都認為判的太輕,並且在網路群組中批評判緩刑太離譜,根本無法遏止獵捕的行為。

黃蜀婷指出,對於這次的判決,各地鳥會、保育團體紛紛在粉絲專業、網路社團及LINE群組表達不滿,同聲達伐,認為只有重罰才能治惡行,法官輕判只會讓保育物種的生存更加困難,要求立委應該修法重判,對於原住民以傳統文化來規避刑責也無法接受,強調已推動仿真羽毛了,不應該再這樣獵殺瀕危熊鷹。

對於法官輕判,台灣野鳥保育協會等保育團體在臉書及網路表達不滿。(記者葉永騫翻攝)

對於法官輕判,台灣野鳥保育協會等保育團體在臉書及網路表達不滿。(記者葉永騫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