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寶林中毒案無辜波及 客委會推「粄條正名運動」
被寶林中毒案無辜波及,客委會推「粄條正名運動」。(取自客委會臉書)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被寶林茶室中毒案的粿條波及,竹苗地區客家粄條生意下滑,客家委員會急幫客家美食「正名」,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明天親赴新竹縣芎林鄉,以實際行動支持客家店家。
客委會說明,粄條≠粿條,面帕粄≠粿條,客委會推動「粄條正名運動」,也請大家用行動支持萋萋(新鮮)的客庄美食。
而為支持在地客庄美食,楊長鎮將於明(9)日中午邀集新竹縣政府、芎林鄉公所及在地民意代表,共同到訪新竹縣芎林鄉「美濃樓飲食店」,以實際行動支持店家,邀請全國民眾不分南北共同享用粄條,支持客家米食,愛上客家美食。
立委徐欣瑩今天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表示,寶林茶室事件使客家粄條無辜遭受波及,要求客委會協助粄條產業澄清,幫助新埔及美濃粄條美食等業者重拾商機。
楊長鎮答詢時允諾辦理,也很感謝衛福部將「米酵菌酸」做了中性翻譯,更名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