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傳統農村導入循環經濟 雲林褒忠「魚菜共生」創雙贏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與新湖合作農場合作,成立「生菜農業經營專區」。(記者林旻臻攝)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與新湖合作農場合作,成立「生菜農業經營專區」。(記者林旻臻攝)

2023/10/24 17:56

〔記者林旻臻/雲林報導〕雲林縣褒忠鄉為國內生菜主要產區之一,公所從3年前開始,與新湖合作農場共同建立「生菜農業經營專區」示範性場域,藉由改良式魚菜共生的生產模式,成功達到循環經濟、生態永續的效果。

新湖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表示,一般淡水養殖在魚貨收成後,因水質肥分過高,須將原有魚池水排掉,重新抽取地下水或引河水養殖,改良式魚菜共生的原則,是將生菜裁切剩餘物作為草魚、大頭鰱飼料,透過作物牆去化排泄物,徹底過濾及吸收變成肥水灌溉,再淨化、調整溫度,流回養殖池,過程節省飼料、肥料及可重複運用水資源,成為循環經濟永續生態環境。

鄉長陳建名表示,公所透過縣府向農業部申請優質營農環境專區計畫,成立此專區,經過3年努力,如今開花結果,且魚菜共生處理模式觀念新穎,與公所推行的「循環經濟、淨零排碳」理念相符,期待未來能將此模式應用成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及食農教育場域,在鄉內推廣。

公所農業課長梁晉源表示,雲林縣褒忠鄉屬於傳統農村,生菜農業經營專區成立3年成效不錯,新湖合作農場規劃將來增加觀光工廠模式場域,吸引遊客親子共遊,創造更多地方休憩亮點。

新湖合作農場以改良式魚菜共生模式,將生菜裁切剩餘物作為魚飼料。(記者林旻臻攝)

新湖合作農場以改良式魚菜共生模式,將生菜裁切剩餘物作為魚飼料。(記者林旻臻攝)

新湖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表示,「魚菜共生」過程節省飼料、肥料,還可以重複運用水資源,打造成最棒的循環經濟與永續生態環境。(記者林旻臻攝)

新湖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表示,「魚菜共生」過程節省飼料、肥料,還可以重複運用水資源,打造成最棒的循環經濟與永續生態環境。(記者林旻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