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促高教公共化強化透明監督 民團籲公私校學雜費、教職員待遇齊一

台灣私校工會召集守護台灣教育平台、高教工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學生聯合會今共同召開記者會,對於高教議題提出5大訴求。(記者楊綿傑攝)

台灣私校工會召集守護台灣教育平台、高教工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學生聯合會今共同召開記者會,對於高教議題提出5大訴求。(記者楊綿傑攝)

2023/09/10 14:49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受少子女化浪潮衝擊,高教問題也更被突顯,5個民間團體今天聯合指出,國家教育資源有公私校分配不均的問題,且校務基金也需要更透明的監督機制,6成私校學生受到國家經費挹注不如公校生,有違社會正義,呼籲政府應推動高教公共化,學生學雜費、教職員待遇都應有齊一標準。

台灣私校工會召集守護台灣教育平台、高教工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學生聯合會今共同召開記者會,提出5大訴求,包括高等教育經費應按達GDP的1%約1800億;檢視各校學雜費並訂出合理上限,也要2年內消弭公私校學雜費差距;提高高等教育補助私校人事經費,並系統性評核教職員評鑑考核是否違教育法令;透明化校務基金應用與監督,檢討大學間併校相關方案等。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理事長,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認為,整體高教經費不足,且幾乎由教育部長決定整體走向,而經費稽核委員會廢掉後,稽核已無法發揮功能。教育經費目的是提升教育的品質及績效,不應校長一人決定,應由老師共同監督,回歸到校務會議、教師會等。

吳瑞北提到,教育一直排斥私立大學,公立大學有校務基金,研究結餘款可留在校務基金,但私立大學必須要繳回,應讓私立大學能比照;捐贈公立大學經費可以有免稅額,私立卻沒有,希望私立大學一樣跟公立大學要改進稽核機制,確保經費使用在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品質,也希望有更多經費資助到私立大學,只有由教育部支撐的公立大學,無法帶領台灣走向全球競爭。

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長期以來台灣公私立大學存在差別待遇,資源分配不正義,衍生整體產生結構性矛盾,帶動社會不平等。長期公私立學校差距形成階級分割線,包括家庭社經地位、階級背景等都有明顯差別。而社會正義的現代國家,注意力應該上要放在弱勢者身上,但台灣高等教育分配是逆向分配,越富有的更有機會就讀公校,獲得更多資源,另外還產生性別正義、身心障礙就學權益等問題。

周平也提到訴求包括,公私學校學生學費應該齊一化,學費來源是政府,台灣高教投入預算比例在OECD敬陪末座,應該要1800多億;私校教師跟公校教師待遇,也應該嚴格執行齊一化;私校資源要合理投入,讓師生有好的受教環境;當然私校公共化的同時也應提高私校公共監理。

台教會理事長陳俐甫認為,高教問題已經是國家問題,但社會上並不關心這部份。教育是立國之本,有青年也要有教育體制配合,雖然在OECD國家中,台灣的大學以上畢業生比例最高,但大學生分配的人均預算卻很低,形成帳面上很會製造大學生,但製造過程有問題,製造出來的品質有問題,也沒有經費工具可以去發展。政府應說清楚,高教政策核心是公共化還是市場化,並提出相關配套與法律。

台灣私校工會理事長林克亮表示,學校必須走向跨領域、勇於突破,不管公私立學校都是要興學、不是興利,且要興義學,因此他提出3點,包括學校間一定要整合、要包容,才能夠創新,對國家長遠發展有利的制度,都應樂觀其成。

立委范雲今也偕同賴清德國政顧問團成員到場支持,她提到,台灣有3分之2大專學生在私校就讀,以教育部110年數據,1個台大、清大生可分經費為22萬;成大、陽明交大生可分經費為19萬;但到東吳僅1.5萬、輔大也僅1.2萬,差距懸殊。補助學生學雜費是好事,但還不是根本,應該從教育部補助公私校經費著手,希望社會一起關注高教議題,只有高教進行改革,才能解決國教的壓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