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消基會查市售鱈魚一半「是假的」食藥署也曾開罰31萬

食藥署提供購買鱈魚辨識方式。(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提供購買鱈魚辨識方式。(食藥署提供)

2023/07/05 17:55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消基會在今年3月調查市售鱈魚商品,發現一半竟是假的,用低價魚混充高價鱈魚;食藥署也公布從2021年到去年共稽查到8家食品業者錯誤標示鱈魚,違反食安法,共計開罰31萬元。

根據消基會做魚種鑑別,新北市中和區積德市場宣稱賣的是格陵蘭鱈魚,但魚種DNA萃取鑑別試驗與標示不符;台中市水湳市場也宣稱賣的是鱈魚,但鑑別也不符,也是假的,也就是商品並非鱈屬魚類商品。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食藥署和地方衛生局自2021年起,共稽查到8家次因標示不符合實際品項違規,違反食安法28條「標示不實」,可裁罰4萬元到400萬元,其中7家罰款4萬,1家則因為資本額低、非蓄意違規,依照行政罰法酌減罰鍰為3萬元,總計裁罰31萬。

林金富說,各地方衛生局稽查時發現業者大多將圓鱈、扁鱈標示成鱈魚,明顯與規定不符,由於鱈魚若切片後可能辨識不易,現場若無法辨識,就會取得樣本後回到實驗室做「Real-time PCR」進行儀器檢驗,只要幾個小時就能取得結果,比傳統檢驗的幾天還要快上許多。

食藥署也以圖示說明,俗稱的「圓鱈」其實是「鱸形目」,另稱為智利海鱸;俗稱的「扁鱈」則是「碟形目」也稱為大比目魚,依規定只有「鱈形目」的鱈於能夠標示為鱈魚,其餘則只能標為「智利海鱸、大比目魚」或加註「俗名:圓鱈/扁鱈」。

消基會表示,市面上常見其他魚種混充鱈魚情況,消費者首先可從價格做判斷,太便宜的價格肯定就不會是鱈魚;若是「油魚」混充鱈魚,消費者可從魚肉顏色、魚皮判斷,「油魚」魚肉偏向黃白色,與鱈魚全白不同,魚皮為灰色且有白色突起紋路,且「油魚」因為牠的油是臘,消費者吃下去很容易就會拉肚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