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買的鱈魚真的是鱈魚嗎?消基會抽查發現5成是其他魚種混充

買的鱈魚真的是鱈魚嗎?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中)、檢驗長凌永健(左)、社長許宏宇(右)開記者會說明消基會調查結果,發現5成是其他魚種混充。(記者鄭瑋奇攝)

買的鱈魚真的是鱈魚嗎?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中)、檢驗長凌永健(左)、社長許宏宇(右)開記者會說明消基會調查結果,發現5成是其他魚種混充。(記者鄭瑋奇攝)

2023/07/05 11:25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市面上油魚(蛇鯖)混充鱈魚、巴沙魚(或稱鯰魚)混充多利魚(或稱訪魚)的情況時有所聞,台北市知名五星飯店自助餐也曾發生過此情況。有鑑於市場亂象頻繁,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年特別抽查市面上6件商品,當中有4件標示為鱈魚,做魚種鑑別試驗發現有2件是其他魚種混充。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調查結果將發函給主管機關裁罰,另呼籲主管機關應做密集性多次查緝,維護消費者權益。

吳榮達表示,鱈魚價格非常貴,一直以來市面上都有其他魚種混充鱈魚販賣的情況;多利魚跟巴沙魚的價差也有2倍至3倍。因此,消基會今年3月特別抽查傳統市場、量販店、網路電商6件商品,發現不合格率相當高,2件電商購買的巴沙魚、多利魚產品,雖然實際購買後在商品標示都是寫鯰魚,沒有混充情況,但網頁上都採多種魚類品名並列方式,會讓消費者有混淆情況,覺得可能買到多利魚。

商品名稱標示為鱈魚的4件商品中,做魚種鑑別定性檢驗,將DNA萃取出來做判定後,有2件都是呈現陰性,也就是商品並非鱈屬魚類商品。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這2件商品的名稱分別為格陵蘭鱈魚、鱈魚,不過與另外2件鱈魚商品每100公克170元至200元相比,價格是便宜許多,每100公克只要21元至27元。

凌永健表示,市面上常見其他魚種混充鱈魚情況,消費者首先可從價格做判斷,太便宜的價格肯定就不會是鱈魚;若是油魚混充鱈魚,消費者可從魚肉顏色、魚皮判斷,油魚魚肉偏向黃白色,與鱈魚全白不同,魚皮為灰色且有白色突起紋路。

消基會社長許宏宇表示,食藥署有規範屬於鱈形目的魚種才能標示為鱈魚,這次檢驗發現標示不實的商品,將會發函給主管機關,依據「食安法」開罰4萬至400萬罰鍰。對於網頁上採不同魚種並列方式,讓消費者產生混淆情況,是否違法會請主管機關進一步認定,並輔導業者做清楚的標示。

吳榮達表示,油魚因為牠的油是臘,消費者吃下去很容易就會拉肚子,消基會這次抽查發現不合格比例達5成,呼籲主管機關要密集性的在市面上普查,維護消費者權益。另也呼籲消費者,因為魚類切片後外觀真的很難判別,可多從商品標示成分、價格做判斷。

消基會調查發現從台中市水湳市場購買的鱈魚,是其他魚種混充。(記者鄭瑋奇攝)

消基會調查發現從台中市水湳市場購買的鱈魚,是其他魚種混充。(記者鄭瑋奇攝)

消基會調查發現從新北市積穗市場購買的格陵蘭鱈魚,是其他魚種混充。(記者鄭瑋奇攝)

消基會調查發現從新北市積穗市場購買的格陵蘭鱈魚,是其他魚種混充。(記者鄭瑋奇攝)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說明調查檢驗結果。(記者鄭瑋奇攝)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說明調查檢驗結果。(記者鄭瑋奇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