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農委會水試所領先全球 完成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

台灣完成全球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記者楊媛婷攝)

台灣完成全球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記者楊媛婷攝)

2023/06/30 11:2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被稱為海上白金的土魠魚(康氏馬加鰆)魚苗都無法人工繁殖,農委會水試所領先全球,成功完成土魠魚的海上人工授精試驗,並成功孵化魚苗,取得土魠魚人工繁殖技術重大突破,且魚苗培育到45天體型即達7-15公分,水試所表示,將持續發展土魠魚的養殖技術,希望未來可成台灣明星魚種。

土魠魚是國人喜愛的高價大型魚種之一,為中表層洄游性魚類,受棲地與海洋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沿近海土魠魚產量自2001年的3200噸下降到5百多噸,因土魠魚在各國都屬高價魚種,以台灣來說,土魠魚1公斤動輒就要1300元以上,日本、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都想發展育苗技術,但因土魠魚本身野性強,體表也沒有鱗片保護,且離水後就迅速死亡,因此極難採卵採精。

水試所團隊和澎湖漁民合作,先後透過延繩釣、定置網方式捕撈土魠魚取精卵,後來透過定置網模式成功取得土魠魚的生殖腺,並受精成功,水試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翁進興表示,之後將受精卵送到東港生技研究中心、台南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澎湖海生物研究中心等處持續培育魚苗,發現因土魠魚苗5天齡時就有牙齒,並且野性極強,即使吃飽,仍會彼此撕咬,最後只有養殖池較大的台南場成功培育魚苗,育苗存活率約0.2%,且也發現土魠魚苗的成長速度極快,以台灣目前的養殖魚種中,只有土魠魚苗可在培育45天時體型就可達7-15公分,未來期待育苗存活率可逐步達到50%到70%。

翁進興進一步指出,土魠魚苗培育過去難以取得突破的原因在於土魠魚撈捕離水後死亡率極高,當魚死亡時就難以取精卵,加上魚苗培育後會彼此攻擊,這次台灣可以成功,是因為台灣有定置漁網漁法,土魠魚撈捕後存活率較高,以及台南場的養殖池大,給予魚苗較多空間。

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明年會在澎湖海域試放養10公分的土魠魚苗,協助資源復育,另以土魠魚的習性來說,若要發展養殖,方式則會以箱網養殖為主。

協助水試所執行研究工作的澎舢100號船長蔡宗衛三代都在澎湖從事漁業,他表示從阿公那時迄今,土魠漁獲量確實明顯下降,他表示協助水試所研究就是期待資源復育,讓土魠魚成為澎湖的永續產業。

農委會水試所團隊完成全球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記者楊媛婷攝)

農委會水試所團隊完成全球首例土魠魚人工繁殖。(記者楊媛婷攝)

水試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翁進興表示,土魠魚離水後就會立刻死亡,並且野性極強,因此人工育苗極為困難。(記者楊媛婷攝)

水試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翁進興表示,土魠魚離水後就會立刻死亡,並且野性極強,因此人工育苗極為困難。(記者楊媛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