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傳承農民惜物精神 龍井農會用高粱做古早掃帚

利用高粱、水莎草編織成的掃帚。(記者林旻臻攝)

利用高粱、水莎草編織成的掃帚。(記者林旻臻攝)

2023/02/09 13:53

〔記者林旻臻/台中報導〕台中市龍井區農會配合農委會稻作4選3政策,去年龍井二期作不再是稻浪搖曳,出現小麥、蕎麥、硬質玉米、波斯菊等綠肥作物。綠色照顧站家政班利用收割完的高粱稈、麗水漁港的漁網尼龍繩編織成掃帚,以就地取材的方式資源再利用,傳承古早人愛物惜物的精神。

總幹事林裕議表示,農會今年鼓勵農民轉作休耕,推廣高粱種植,也聘請在地老師傅、高齡87歲的張老先生傳授家政班學員,利用高粱製作成手工掃帚,活動報名人數踴躍,民眾也相當賣力投入,過程中體會農民的辛苦。

綠色照顧站老師劉淑芬說明,高粱在收成時要先脫水,再一束束捆綁成掃帚,其中採用耐用度較高的尼龍繩,是來自在地麗水漁港漁網,工具針也是雨傘骨架去磨而來,「記憶沒有人教就會形成斷層,有人學就會流傳下去」,盼透過活動進行傳承。

民眾練先生表示,他在網路上看到活動資訊,帶兒子一起來參加。看似雜草的東西,經過老師的教導和巧手,可以做成掃帚或其他日常用品,非常有意義。

龍井在地老師傅、高齡87歲的張老先生傳授如何製作掃帚。(記者林旻臻攝)

龍井在地老師傅、高齡87歲的張老先生傳授如何製作掃帚。(記者林旻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