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環團︰台灣涉及非法漁業行為 恐遭美制裁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中,台灣因涉及非法漁業及混獲而上榜。(綠色和平提供)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中,台灣因涉及非法漁業及混獲而上榜。(綠色和平提供)

2021/08/16 13:30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8月12日發布2年一度的「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今年公布7個國家與地區涉及非法漁業、29個國家與地區涉及混獲,台灣在2個名單中均首次上榜,若接下來2年內沒有採取具體改善措施,美國恐將祭出限縮漁船停靠港口或限制漁獲貿易等相關制裁。

美國政府根據NGO的調查,認定2018到2020年,多艘台灣漁船違反3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的保護管理措施,在太平洋、大西洋等作業海域涉嫌非法漁業行為,包括台灣籍漁船「威慶」、及疑似從「威慶」轉運鯊魚鰭的塞內加爾籍「Lisboa」漁船,和一艘鮪延繩釣漁船A,都在今年NOAA報告中涉嫌違反海上轉載規定,及違反鯊魚相關保護措施等被點名。此外,台灣在大西洋海域作業的鮪延繩釣漁船,也因海龜混獲而上榜。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表示,台灣身為遠洋漁業強權,近年卻因為涉嫌非法漁業及人權剝削等問題,嚴重影響國際聲譽。政府必須加強海上監管、落實執法,並且一併規管在台具有影響力的水產企業,才能徹底革新,避免危害海洋資源的非法漁獲流入全球市場。

他指出,全球第3大漁業強權的南韓,在2019年被NOAA列進非法漁業清單後,政府旋即在同年修法,透過加強行政執法力道,迅速而有效的制裁非法作業漁船,現已從清單中除名,值得台灣借鏡。反觀墨西哥因遲遲未改善非法漁業行為,美國政府將採取拒絕墨西哥漁船進入美國港口的制裁,墨國漁獲產品恐將面臨進口限制。

針對鯊魚割鰭棄身以及混獲問題,環境正義基金會CEO暨創辦人Steve Trent表示,鯊魚及海豚在海洋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廣泛的割鰭棄身以及獵殺海豚,嚴重威脅全球海洋永續。全球漁業缺乏透明度是讓非法漁撈以及人口販運猖獗的主因,各國政府應立即提升透明度並且確實執法,才能真正消除IUU以及強迫勞動,保護海洋以及依賴海洋維生的人。

綠色和平及環境正義基金會呼籲,台灣政府應立即強制所有漁船裝設CCTV、遠端遙測、魚倉溫度監測等電子監控系統、提高觀察員覆蓋率至100%、全面禁止海上轉載、提升海內外32個指定卸魚港口檢查員覆蓋率至100%、公開漁船監控系統(VMS)或全面加裝自動識別系統(AIS),且漁船在海上作業3個月後必須停靠最近的港口,以防過度捕撈與強迫勞動風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