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整治 嶄新面貌迎接今年產季
![望安綠蠵龜館提供海龜戶外產卵模擬生態,提醒民眾產卵季勿入沙灘。(記者劉禹慶攝) 望安綠蠵龜館提供海龜戶外產卵模擬生態,提醒民眾產卵季勿入沙灘。(記者劉禹慶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5/20/3539510_2_1.jpg)
望安綠蠵龜館提供海龜戶外產卵模擬生態,提醒民眾產卵季勿入沙灘。(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全台爆發嚴重本土疫情,導致人心惶惶!但自然界緣起緣滅定理不變,台灣第一座綠蠵龜自然保護區「望安綠蠵龜保育區」,每年5至10月為綠蠵龜產季,澎湖縣政府農漁局仿效青螺濕地成功經驗,提前展開沙灘整治,迎接今年產季。
1995年澎湖縣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劃定,成為每年綠蠵龜返鄉登岸產卵場所。然而,近年來因氣候變遷與人為因素的影響,沙灘環境已有所改變,除了讓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過程倍感艱辛,也讓海龜寶寶的孵化率降低,爬回大海的旅程充滿阻礙,無法達到千分之一存活率標準,也是導致野外綠蠵龜族群數量銳減的原因。
農漁局為了在海龜繁殖季來臨前,還給海龜一個舒適的產卵環境,農漁局特別在今年4月中至5月初進行2階段的沙灘整治工程。派員將過多的沙灘植被清除、把表層緊實的沙粒翻鬆、去除坡度過陡的沙崖,讓保護區內的6塊沙灘,都重新成為海龜媽媽最喜愛的育嬰房,並給小海龜一條舒適重返大海之母懷抱之路。
另外農漁局特別提醒「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在每年5月1日起至同年10月31日止會實施夜間管制,一般民眾及遊客自夜間8時至翌晨5時止禁止擅入保護區,呼籲大小朋友們一起守護這塊美好的育嬰房,一同等待海龜寶寶破殼而出、回到大海的那一刻。同時今年產卵重點,是否會再出現白子綠蠵龜寶寶?就能了解綠蠵龜是否因族群數量過少,造成近親繁殖衍生出的生態問題。
![望安綠蠵龜保育區產季即將展開!農漁局展開先期沙灘整治工作。(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提供) 望安綠蠵龜保育區產季即將展開!農漁局展開先期沙灘整治工作。(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5/20/3539510_1_1.jpg)
望安綠蠵龜保育區產季即將展開!農漁局展開先期沙灘整治工作。(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