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原民可用山豬吊?林務局邀動保團體溝通 開會3小時無共識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藍委孔文吉版本的《野保法》修法草案,許多原民也反對。(記者楊媛婷攝)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藍委孔文吉版本的《野保法》修法草案,許多原民也反對。(記者楊媛婷攝)

2021/04/13 20:38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原住民立委孔文吉3月22日主導通過《動保法》第19條修正草案一讀,如果鋼製吊索(俗稱山豬吊)、獸鋏等若被視為原民傳統獵具,將可用來捕獵野生動物,若基於文化祭儀或是自用等需求,也可獵捕保育類動物,引發動保團體抗議。林務局今天(4/13)針對如何精進野生動物管理,邀請動保團體座談,希望尋求共識,經過長達3小時的討論,只對禁止獸鋏入法還有釐清傳統獵具達共識,動保團體對溝通結果並不滿意,指若在管理都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就開放,一定會造成生態浩劫。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早上說,林務局下午溝通後的修法內容,保證會讓動保團體等,一起找到最好的方案。林務局和6名動保團體代表座談,林務局在會上指出,在落實生物多樣性的資源永續前提下,尊重原民傳承狩獵文化,並達成有效管理。4年前就在全國累計共11處部落試辦原民狩獵自主管理的輔導計畫,也由巡山員設置多台相機監測野生動物的生長與分布情況,依照近4年監測結果顯示,受監測的野生動物族群如山羌、水鹿、野豬等,數量都成長許多,且為落實原民自主管理,將會簽署行政契約並訂定狩獵公約、發放獵人證、指認獵場、指定狩獵方式等,還有鼓勵將山豬吊等更換為精準捕獵獵具等,確保野生動物資源的永續利用。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質疑,林務局試辦相關計畫多年,全台700個部落中,只有11個部落有試辦,現在就已經要修法全面開放,他們主張應該要等全台所有部落都試辦相關規定後,再來討論是否開放。而原民自用狩獵、部落自主、備查制度等放在一起,將會擴大狩獵範圍。

動社副執行長陳玉敏說,林務局稱要尊重原住民的狩獵方式,但是其實有很多原住民也反對該條法案,不該開放特定族裔就有捕獵的特權,國際上對於身分政治都很敏感,處理不好就會造成族群衝突。她也說,林務局監控野生動物數量有成長,但其他的監測數據如麻雀等數量都是減少。

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執行長姜怡如說,目前《動保法》14-1條已經明文禁止使用獸鋏跟山豬吊,但現行通過的草案中,卻基於「傳統」理由來開放原民使用。當初《動保法》將獸鋏、山豬吊列入,就是因為這兩樣陷阱很殘忍,林務局應該要加強執法管理,而非開後門讓特定族裔可使用。

開放原民狩獵動物供自用 協商「破局」

雙方經過長達3小時的討論後,林務局與動保團體對於開放原民狩獵動物以供自用的草案並未達成共識。朱增宏說,對雙方溝通並不滿意,雖然溝通後,林務局也承認落實部落自主管理並不容易,還有對於何為原民的「傳統獵具」並未釐清其定義,林務局明知在這些配套都未完備前就入法,讓人感到非常憂心,希望孔文吉的版本勿逕付二讀。

至於是否可能針對該議題提出公投?朱增宏說,會走上公投的議題,代表雙方努力溝通後還是無效。他說,不否認政府的努力,但希望還是能有充分溝通,並且提供監測數據以供檢視,並且開放公民參與,他說不反對原民狩獵,但對於開放自用的部分,則仍抱持相當疑慮。

原民會也有派人參與這場會議,但對於動保團體的疑慮全程未發言,林務局說,對於今天討論的結果,將會用逐字稿方式提供給原民會。

林務局長林華慶找來動保團體座談該如何精進野生動物管理。(記者楊媛婷攝)

林務局長林華慶找來動保團體座談該如何精進野生動物管理。(記者楊媛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