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智庫辦108課綱座談會 與會教育專家這樣說…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荒謬的108課綱,孩子們還有未來嗎?」座談會。(記者吳書緯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今年8月上路,簡稱「108課綱」,因為初次實施,在教材與配套措施引起各種爭議,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舉辦「荒謬的108課綱,孩子們還有未來嗎?」座談會,聽取教育界各方意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育文化及體育組召集人張國恩提到,108課綱之所以複雜,是出在源頭設計的理念以及教育思惟的部分,應從源頭開始找起,並應檢討如何鬆綁。
國教盟理事長王立昇提到,108課綱的核心價值在於具備基本知識、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的態度,這3項價值,但從目前看起來,這個目標可說是包山包海,他引用李家同的說法認為,「108課綱是為菁英學生所研擬的課綱」,他還說,根據金車文化基金會調查,有8成的老師沒信心課綱可以達成目標。
中國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王等元說,108課綱已經上路,就像是「生米煮成熟飯」,在課綱範圍內具體可以操作以及教學的內容,應該要讓各學校的教師自主決定;依照地方自治法,教育屬於地方自治範圍,若是各縣市覺得108課綱不妥,或許可以提出自己的課綱版本「自力救濟」。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提到,108課綱裡的高中國文,文言文比例大幅下降,從30篇必讀古文下修到僅有15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由4學分成2學分,當時已經有超過5萬名家長與中文系教授連署反對,卻不敵100位台灣文學學者的意見,且剩下的古文是採去脈絡化的教學,只教導文本本身卻沒有教導文章背後的時代背景與作者脈絡,為了要兼顧多元文化,中華文化略而不談,在「台灣主權未定論」的情況下,我們是教哪一國的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