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水圳紅磚拱橋及虹吸工 地方建請設立文史解說牌保存

新竹縣竹北市新社圳、番子坡圳、翁厝圳,在麻園地區原本有3座約60年歷史的紅磚拱橋,地方建請設立解說牌保存。(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竹北市新社圳、番子坡圳、翁厝圳,在麻園地區原本有3座約60年歷史的紅磚拱橋,最近因社區開發遭拆除其中一座,綠黨竹北市代表陳冠宇接獲地方反映,將在定期會提案建請市公所盡速設立解說牌,讓民眾認識在地文化,避免再次突遭拆除。
樹黨前竹北市民代表許育綸表示,竹北市新社圳、番子坡圳、翁厝圳交會地帶因地勢關係,在日治時期興建三座木造水圳橋及虹吸工,形成新社圳支線跨番子坡圳、番子坡圳支線跨翁厝圳的特殊景觀;約1956年,水利會重建為紅磚拱橋,數十年來默默肩負著農田灌溉的重要任務。
不過,地方人士反映,由於中正重劃區開發,其中一座紅磚拱橋突遭拆除,僅留下殘缺磚塊,擔心另外兩座不久恐怕也將跟著消失。
經許育綸等人建議,陳冠宇表示,將在11月的定期會中提案,建請竹北市公所盡速在這兩座紅磚拱橋及虹吸工旁設立解說牌,讓重劃區的新住民認識在地文化,也防止深具歷史價值的水利建物,遭建商一夕之間拆除。

新竹縣竹北市新社圳、番子坡圳、翁厝圳,在麻園地區原本有3座約60年歷史的紅磚拱橋,地方建請設立解說牌保存。(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市地方人士反映,由於中正重劃區開發,麻園地區一座紅磚拱橋突遭拆除,擔心另外兩座不久恐怕也將跟著消失。(記者廖雪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