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環境「內憂外患」6成媽媽壓力超大
環境對嬰幼兒不友善,使得媽媽帶孩子出門感受壓力大。(情境照,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母親節即將到來,慶祝之餘,媽媽育兒的苦又有誰知?兒福聯盟今公布「2017社會友善育兒氛圍調查報告」,發現高達五成七的媽媽覺得社會對於嬰幼兒不友善,因此帶孩子到公共場所讓媽媽感到很有壓力。兒盟表示,不管是在捷運、餐廳或是公園裡,「幼兒無感型」、「恐懼幼兒型」、「教養糾察型」的路人,都是媽媽感到壓力的來源。也呼籲社會大眾多點同理心,禮讓幼兒的不便,在媽媽與嬰兒需要協助時不旁觀。
兒盟的調查中指出,有8成的媽媽覺得有了孩子之後沒了時間、7成沒了睡眠、也有6成以上的媽媽覺得犧牲了自我、興趣或是休閒,尤其最讓媽媽辛酸的是有了孩子之後,家人的角色關心變少了、要求和期待卻變多了。此外,有一半的媽媽覺得自己是家中的隱形人,另外有8成6的媽媽表示有了孩子之後,親友們會評論她的行為,告誡身為母親不能做哪些事情。
家庭中已經出現了這些限制,想走出門外,整體社會氛圍卻更難讓媽媽們感到安心和支持,兒盟調查發現,近6成的媽媽覺得社會對於嬰幼兒不友善,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很有壓力的事情。而這些壓力大都來自周遭路人對於親子族群不可預測的言語或是行為。媽媽們最擔心、害怕的三類路人型態包括「幼兒無感型」、「恐懼幼兒型」「教養糾察型」的路人,以及「正義魔人」,使媽媽擔心因為孩子的行為或自己的管教方式,被路人偷拍、po到網路上。
除此之外,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媽媽表示他們曾在公共場合需要哺(集)乳時,卻發現哺(集)乳室被不相關的人佔用,甚至一等就超過30 分鐘。媽媽也不希望路人擅自摸小孩的臉或是身體、拿食物給小孩吃,以及指責媽媽的管教方式等。
兒盟則發起「友善媽咪三承諾」,號召路人以微笑代替批評指教,內容包括對哭鬧孩子多點同理心; 對幼小的孩子、推嬰兒車的父母、抱小孩的父母多禮讓;如果在公共場合看到孩子及父母需要協助,不旁觀。而
媽媽們有教養協助需求,也可撥打兒福聯盟「爸媽Call-in教養專線0800-532-880」專業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