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退將籲科學練兵 帶動軍訓役男榮譽感

2021/07/25 05:30

監院日前公布調查報告,指國防部如果認為「刺槍術」應保留,宜參採各方意見,加強對刺、對練經驗,避免與實戰情況脫節。(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為強化國軍戰力,監院日前公布調查報告,指部分軍事訓練役四個月的役期若未嚴格把關,且未經下部隊,未來後備戰力堪慮,因應台海戰場新環境,訓練課程應與時俱進。退將胡瑞舟昨對此表示,軍事訓練役的役期先天不足,訓練又後天失調,應先檢討目前訓練內容能否使用,以「科學練兵」,符合現代化管理方式。

監委賴鼎銘、浦忠成、葉大華上週提出「志願役及軍事訓練役訓練成效案」調查報告,關於軍事訓練役訓練成效,部分軍事訓練役純屬過客心態,而新兵訓練課程應隨時代轉變而與時俱進,善用虛擬實境技術,輔以科技化及大數據分析訓練。

改革刺槍術 專家促研發近戰綜合格鬥

針對監院報告,國防部昨表示,尊重監察委員的意見,將忠於職責,全力做好戰備整備任務,提升國軍整體戰力。

退役少將、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指出,有許多科學練兵方式,透過各種器材輔助,都能加強練兵成效,對軍事訓練役的年輕人,如何帶動其「榮譽感」,也能帶動良性競爭,激發訓練成效。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認為,若國軍將軍事訓練役做為志願役部隊在戰場的輔助、或是補充力量,就應想辦法讓軍事訓練役在受訓期間所學,能夠銜接得上常備部隊。

許智翔舉例說,陸軍常備部隊目前將機步營、戰車營改編為聯合兵種營,在營級單位有無人機、裝甲等單位,軍事訓練役所訓練出來的步兵要如何在戰場進行輔助聯兵營的作戰,這都是需要思考之處。

此外,許智翔提到,軍事訓練役只有四個月役期,現代戰爭中的步槍兵不是二次大戰那種拉伕發步槍、往前推出去就可以的狀態,得要設計一套緊湊但效率高的課程讓軍事訓練役學習,再加上科學化的體能鍛鍊,讓役男學習。

監院報告另提及,若國防部認為「刺槍術」應保留,為避免與實戰情況脫節,宜參採各方意見,加強對刺、對練之經驗。對此,許智翔強調,即便不廢除,也可選擇只留下戰場上可能用到的部分,與訓練膽識、士氣的相關訓練合而為一,參考先進國家軍隊的做法,合併射擊、格鬥等技能,研發一套綜合近戰技巧進行訓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