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交通改善計畫 報名14%
2016/02/28 06:00
〔記者郭逸/台北報導〕台北市巷弄違停車輛多影響交通,市長柯文哲推動「鄰里交通改善計畫」,整頓行人、行車空間,並列為重點政策;然而,北市四百五十六個里,去年至今六十二個里施工、報名,比率不到一成四,多數老舊社區停車場不足,里長抱怨計畫蠶食鯨吞停車空間,增設停車場也是「空口說白話」。
里長抱怨計畫影響停車空間
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長謝銘鴻說,合理分配停車空間是今年的計畫主軸,除考量社區周邊增設停車場,也會與學校、民營停車場洽談里民的停車優惠;他坦言有里長反映取消停車格不宜,但不適合停車的地方就該取消車格或畫紅線,沒有模糊地帶,影響公共安全反而得不償失。
交通局科長張生萬說,該計畫除繪製標線型人行道,巷口十公尺紅線縮短為五公尺,其餘五公尺則劃設停車格;第一個示範里中正區新營里的里長何國榮說,里內違停減少且提升巷弄交通安全,成效不錯。
停管處:將考量增設停車場
去年截至目前,僅六十二個里施工、報名,占北市全里僅近十四%,部分里長頗有微詞,「停車空間」最受質疑。石潭里長廖煒國說,外來違停車輛多,亂象始終無解;民權里長林美菊說,市府須找到替代方案再談計畫,她建議政府釋出國有財產地建置停車場,「市府要去談,不要空口說白話。」
張生萬說,老舊社區巷道狹窄,違停車輛多就有安全疑慮,更應改造巷弄,盼以正面成效,說服里長改變觀念;謝銘鴻建議民眾善用鄰近的地下停車場,恢復巷道的交通秩序。
-
罵塞車又違停 柯P:民粹到頭了
-
公務車違停罰單 柯文哲:這次我付 下次司機付
-
全國電子超狂破盤來了!指定大家電、筆電出清下殺5折起
-
《台北筆記》交通問題應因地因時制宜
-
北市交通問題 柯P:民眾不能違停又抱怨塞車
-
2025臺東慢食節首站在成功 一次嚐遍東海岸風味!
-
民眾選擇開車又違停 柯P:交通怎麼可能順暢?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