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賢德種有機山蘇 5年有成
2015/05/14 06:00

山蘇農周賢德在花蓮縣秀林鄉種植近2公頃山蘇園,以有機農法栽種,讓每株山蘇長得又鮮又脆。(記者王峻祺攝)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台灣山蘇別稱「鳥巢蕨」,耐水性佳、抗天然災害能力強,夏秋之際生長快,又富含多種營養素,是國人夏季蔬菜的新選擇,山蘇農周賢德在花蓮縣秀林鄉種植近兩公頃,曾花三年時間上山採集野生幼株,回來培植廣大山蘇園區,並以有機農法栽種,讓每株山蘇長得又鮮又脆。
已有二十年栽種經驗的周賢德,想起草創時期感觸良多,為了取得生長在海拔約四百至八百公尺間的野生山蘇幼株,時常和太太王月照一早上山,背著竹簍爬上高樹及岩壁,採集寄生在岩縫中及樹幹上的山蘇苗。
周賢德說,野生山蘇葉上的孢子會隨風寄生在樹幹上,一年後成形見葉,才能將野株摘下種回土裡,並等四年養成再摘取嫩葉食用,栽種過程繁瑣。
為了將野生山蘇培植在低海拔山區,周賢德還以有機農法栽種,將原本土地上的檳榔樹全砍除,改種樟樹、筆筒樹及台灣欒樹等,達到自然林立遮蔭效果,並配合秀林高溫多雨的絕佳氣候,讓他的山蘇園一年四季都能生產新鮮山蘇。
周賢德指出,山蘇葉子可長到一公尺長,約十五公分寬,通常會摘取最頂端長八公分的捲曲狀嫩葉,早期只有原住民食用,但近年發現山蘇含豐富營養成分,加上熱炒店「山蘇蕨菜炒丁香」大受歡迎後,就成了近年最風行的健康蔬菜,現在有機市價一斤約一百元,已成為家庭主婦新食材的選擇。
-
鳳梨皮製成紙? 高雄型農鄭蕙玲化腐朽為神奇
-
品嘗山蘇正當時 幼兒開心「下田趣」
-
挺台灣遭封殺一年無戲可拍 台派演員陳慕義挺台立場不變
-
農校科別漸減少 「雲林之光」憂傳承
-
大湖桃李季登場 採果兼踏青正夯
-
「豆」好壯壯有撇步 靠得居然是.....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